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今以及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特殊问题。他们作为如今的受教育者,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承载着这个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然而,这群“失翼”儿童在长久的内心不被关注的情况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情感等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将制约着孩子的成长。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有力依靠,它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塑造学生的人格。其中语文教学又突出“情感”这一课题。针对留守儿童内心情感缺失,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新课程改革不断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犹如一缕春风给语文课堂教学吹入了一股清新、温暖的气息。人文的关怀、情感的熏染,是唤醒、丰富留守儿童情感的有效力量。在本研究中,我从对语文教材的挖掘、语文课堂环节的关注入手,试图在日常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重塑学生情感世界,以达到让这群留守的孩子能够拥有较为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走向社会,面对人生。当然,教师还应注意,在情感实施过程中不要误蹋留守儿童的内心“雷区”。注重内在修养、深入浅出,万不可引起学生的反感。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不再只是留守儿童心中的教书先生,我们应化身为情感的信使,在情感的舞台上,用“心”为孩子们演绎一段成长的历史。让孩子情感的天空蔚蓝无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