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种族相关的群际关系领域中,内隐偏见的研究颇受关注。虽然黑人的维权运动和保护性法律条文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种族融合,但并不表明种族偏见就此彻底消失,种族主义者可能正以一种不自主的内隐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偏见。另一方面,随着有关道德信念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发现引起政治动乱和社会动荡的矛盾不仅涉及人们对事件的看法还包括人们的道德信念。因为,道德信念分歧会显著影响分歧双方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个体不仅不愿与道德信念分歧者合作,甚至会以歧视、双重标准等不公正的方式对待他们。也就是说,当个体与他人在道德信念上存在分歧时,会引发个体较为极端的态度。本研究旨在采用情感归因偏误程序和反应/不反应联想测验等内隐种族偏见测量范式,以黄种人为研究对象,检验其在与外种族(黑人、白人)的道德信念存在差异时的内隐偏见水平,并以假想接触策略为例,对由道德信念分歧和非道德信念分歧建立的内隐种族偏见的干预效果进行考察。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研究结果表明,道德信念分歧会加强内隐种族偏见,道德信念的统一会减弱内隐种族偏见。(2)实验三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被试与外种族群体(黑人)在非道德信念上发生分歧时,同样会产生内隐种族偏见,但假想接触策略对基于非道德信念分歧产生的内隐偏见有着较为显著的干预效果,而对基于道德信念分歧产生的内隐偏见的干预效果较差,这可以说明,基于道德信念分歧产生的内隐种族偏见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