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虽然近年来放疗技术取得了较快进步,明显提高了肿瘤治疗的精度,但最终疗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如何提高食管癌放射治疗的疗效便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Flavopiridol是小分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抑制剂,化学结构为黄酮,最初来源于一种印度植物,是第一个经临床试验证实的CDKs抑制剂,研究发现其对前列腺癌、食管癌等多种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可能的抗肿瘤机制主要为抑制CDKs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及抗血管生成等,且对静止期细胞和增殖期细胞具有相似的抗肿瘤作用。另外,Flavopiridol还能通过抑制放疗后DNA的损伤修复过程从而提高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通过前期实验已测定Flavopiridol对ECa-9706细胞株的IC50(半数致死量)为256nmol/L,并证明对ECa-9706细胞株具有放射增敏作用,1/5IC50即51.2nmol/LFlavopiridol的SER(放射增敏比)为1.268。但其对食管癌ECa-9706细胞株放射增敏的分子机制还不甚清楚。研究发现VEGF、Survivin、CyclinD1三种蛋白在人多种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异常,本实验通过Flavopiridol联合放射线共同作用于ECa-9706细胞株,通过实验前后食管癌ECa-9706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以及VEGF,CyclinD1,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分析Flavopiridol对食管癌ECa-9706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机制,为Flavopiridol应用于临床食管癌放射增敏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Flavopiridol与放射线单独或联合作用于食管癌ECa-9706细胞株,通过对作用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VEGF,CyclinD1,Survivin三种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情况,初步分析Flavopiridol对食管癌ECa-9706细胞株体外放射增敏机制。
方法:将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药物组:0.2×IC50Flavopiridol;放射组:6Gy单次吸收剂量射线照射;实验组:0.2×IC50Flavopiridol处理24小时后6Gy单次吸收剂量射线照射),通过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以上四组细胞周期分布状况和VEGF、CyclinD1、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
1、实验组G0/G1、G2/M期比例较对照组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期比例较对照组S期比例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G0/G1期比例较对照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S所占比例期较药物组及放射组显著降低,G2/M期比例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Westernblotting检测食管癌ECa-9706细胞株不同处理组VEGF、Survivin、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条带灰度分析显示,四个分组中均有VEGF、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VEGF、Survivin、CyclinD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实验组与药物组VEGF、Survivin、CyclinD1及放射组比较VEGF、Survivin、CyclinD1表达水平均有下降趋势(P<0.05)
结论:
1、Flavopiridol与放射线共同作用于食管癌ECa-9706细胞株后,可使ECa-9706细胞周期阻滞于放射敏感的G0/G1期及G2/M期,降低放射耐受的S期所占比例。
2、Flavopiridol与放射线共同作用可降低食管癌ECa-9706细胞VEGF、Survivin、CyclinD1蛋白的表达水平,推测Flavopiridol通过降低CyclinD1蛋白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放射敏感的G0/G1期及G2/M期,同时降低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及VEGF的表达,减弱食管癌ECa-9706细胞的放射抵抗。最终达到对食管癌ECa-9706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