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阳山歌是江苏省张家港市南部,主要是凤凰镇河阳山一代地区以民众为中心,千百年来所创作的歌谣的总称。从最早的《斫竹歌》到现在改革开放来的新时期的歌谣,歌谣飞跃了历史的沧桑,展现了河阳山地区的人民的坚强不屈的性格,透露出河阳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地域性文化,特别是河阳山歌中的最为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山歌,道尽了河阳人民的千百年来的心声。河阳山歌中的分类既有包括了最简单的四句头山歌、短山歌、长山歌和大山歌几类,内容也是包括了劳动中的呼声——劳动歌,歌唱爱情的爱情歌,生活伴奏曲——生活歌和仪式歌,充满了童趣的儿童歌,以及有包括引导山歌的开场歌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相互对唱的对歌等等集中形式。更值得一提的是,河阳山歌是在吴语地区,所以演唱都是用吴语,这无疑更是增添了它的魅力。河阳山歌以其展现出来的原生态的风貌,具有民俗,修辞,语言,文化等多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研究河阳山歌不仅仅是对河阳山歌做出贡献,也是对吴语山歌做出的开拓,具有相当突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绪论部分主要是先介绍了研究河阳山歌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对河阳山歌的一些简单的基于文本的介绍,主要包括河阳山歌的分类和大体的概况,以及河阳山歌产生的历史源流和文化原因。第一章主要是基于个案对于河阳山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研究,探讨河阳山歌中的绚丽篇章;第二章主要是基于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河阳山歌与河阳人的文化品质进行阐述,分别从妇女的形象和从个别的山歌中挖掘河阳人的文化品质来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是从山歌本身出发,研究其所蕴含的稻作习俗文化与岁时节令以及婚嫁水乡习俗等,主要有根据山歌唱词挖掘其中蕴含深刻的稻作习俗;第四章主要是对于河阳山歌中的长篇山歌进行分析其形成发展的源流,以及长篇山歌的演唱的方式和结构特征,最重要的是分析了《赵圣关还魂》中的“还魂”的演变和其中包含的深刻的文化心理。河阳山歌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所以在原滋原味中又体现出了张力美,具有鲜明的文学特征和丰富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