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管理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yu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管理的临床路径,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其实用性与可靠性。方法:该研究通过两个阶段开展。1明确疾病管理路径的结构框架,通过查阅指南,提炼总结最佳证据,制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管理的临床路径;2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试验。通过便利抽样法将符合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11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2019年1-5月为对照组,按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护理开展工作;同年6-10月为干预组,通过疾病管理临床路径开展诊疗护理。在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可比的前提下,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健康教育知识调查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自我效能感、疾病知识掌握度及满意度的提升,以此评价实施疾病管理路径的效果。结果:1通过检索缺血性脑卒中指南,提炼与疾病管理相关的最佳证据,包括5个类别,24条证据。其中A级推荐条目19条,B级推荐条目5条;2根据两轮预试验,专家咨询、小组讨论,制定了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管理路径表单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指导方案;3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资料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可比;4实施疾病管理路径的干预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干预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3、6个月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3、6个月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3、6个月健康教育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管理路径的建立与应用改善了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可行性与安全性。
其他文献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理念的进步,传统的教育体系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国家的支持与重视下,我国科学教育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各个方面有了很大
目的:通过研究天香丹对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Nrf2/ARE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因子的影响,以探究其改善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63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可地尔组、天香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9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大鼠开胸后左心室内注射月桂酸钠建立冠脉微循环障碍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为注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天香丹、尼可地尔灌
普通鲤鱼和观赏锦鲤经常会有一种疾病,表现如:冷漠,聚集在入水口,皮肤粗糙伴有出血,鳃坏死,凹陷的眼睛,脾脏和肾脏肿大。这种致病病毒被确定为鲤科的疱疹病毒Ⅲ型(CyHV-3),也称为锦鲤疱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血栓形成及卵巢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病例回顾采集5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57例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52例健康体检女性的APTT、TT、PT、FIB、D-D水平,对卵巢良性、恶性肿瘤,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不同年龄段下的卵巢癌凝血指标进行研究。结果:与非卵巢恶性肿瘤组相比,卵巢癌组患者FIB、D-D显著增高(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