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拱塔斜拉桥成桥与施工阶段合理状态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拱塔斜拉桥凭借优美的造型正吸引众多目光,为城市建设增添亮丽的风景,其新颖的结构形式同时也为桥梁建设和结构分析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望鹏大桥为背景,研究斜拱塔宽幅组合斜拉桥成桥与施工阶段的合理状态以及其整体静力稳定性,旨在确保工程设计的安全可靠,为同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基于ANSYS和MIDAS/Civil软件分别建立了望鹏大桥全桥有限元模型,通过两模型静动力特性对比,校核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方法,依托MATLAB平台,外部调用ANSYS有限元软件,自编程序进行算法实现,进而确定望鹏大桥的合理成桥状态。(3)基于无应力状态法对望鹏大桥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提出单元材料属性修改和生死单元功能相结合的方法来模拟和优化施工过程,确定合理施工工序和施工索力,针对桥塔、主梁合龙等关键施工阶段进行施工方案合理性论证,并对桥塔和主梁支架拆除方案及拆除后结构安全性进行核验。(4)针对望鹏大桥施工过程及成桥阶段的静力稳定问题展开研究,计算弹性和非线性稳定安全系数,分析典型工况的失稳模态,评估主要受力构件的承载能力,探讨桥塔施工支架对整体非线性稳定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的ANSYS有限元模型和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静动力特性基本一致,具有较高的可靠性,ANSYS模型可用于成桥及施工阶段受力状态和静力稳定性分析,MIDAS/Civil模型可用于计算结果校核。(2)基于遗传算法的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方法与ANSYS内置的零阶优化算法相比,优化结果更好、计算效率更高,确定的望鹏大桥成桥状态比较合理。(3)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确定的望鹏大桥施工状态比较合理,施工过程结构受力安全,施工模拟结果与目标成桥状态相比索力基本一致、桥塔内力吻合良好,结构线形合理。(4)望鹏大桥施工过程及成桥状态弹性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4、非线性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2,各构件出现屈服或发生破坏时加载倍数均大于2,整体静力稳定性能够满足规范要求;本文工作可为望鹏大桥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性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全球大气环境整体变暖、能源损耗严重、绿色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区域出现热岛效应等。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石油危机、计算机数据模拟技术的日趋完善,参数化设计应运而生,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绿色城市设计,以期营造舒适的生
学位
本文依托江阴长江大桥养护工程,针对铺装结构易产生裂缝类和车辙病害的问题,提出橡胶沥青SMA-13铺装上层+橡胶环氧沥青AC-10铺装下层的结构方式,为国内同类型特大跨径公路钢桥的铺装工程养护提供技术支持。首先,调研分析铺装上层SMA-13与铺装下层AC-10的级配范围,通过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SMA-13与AC-10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6.17%和6.54%。接着研究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掺量对A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和力反馈技术的发展,带有力觉反馈的移动机器人遥操作系统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带有力反馈的人机接口可以为操作者提供机器人的状态和环境信息,提高远程操作的临场感。本文使用双边遥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了基于力反馈及虚拟现实的移动机器人训练及控制系统。首先提出了搭载有小型四自由度机械臂的轮腿复合式移动机器人的设计方法,用作力反馈遥操作的从端控制对象。对机器人本体和机械臂分别进行了运
民国居住建筑体现了所处时代的技术特征和文化特征,蕴含了一定的历史价值。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建筑的建造技术与使用功能需求有别,民国时期的居住建筑较之现代住宅在空间建构层面有较大差异。受空间建构特征的影响,自然通风工况下室内气流分布较为复杂。本文以南京碑亭巷110号历史建筑为例,基于民国居住建筑空间建构特征,总结室内自然通风状况与空间建构特征的关系,针对研究对象的现状条件,提出自然通风的优化策略。研究首
共同富裕不是“均平富”,更不是“大锅饭”,而是在经济增长、金融稳定的大前提下,通过增加财富总量、引导财富向善、优化人民财富管理结构、面向普通人提供更多财富保值增值的渠道等方式,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的人民生活向好。从财富管理角度支持共同富裕工作,重点方向是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多金融支持,一方面是要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稳健、优质、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是加强金融普惠工作的专业度、提升服务质量、扩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背景之下,随着高等学校积极推进“院办校”,二级学院作为执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职能的直接单位,在寻求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优化转型,不断完善治理结构的需要。如何在二级学院层面合理科学地配置和运行权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由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是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从高校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入手,运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梳理了高校二级学院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混合过渡体制、全面外部监督体制、科学监管体制、治理现代化四个阶段。2013年,我国在区级层面上试点推进新的食品监管体制改革,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个部门合并为市场监管部门,这一改革为系统加强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区级食品安全监管也开始由分段监管向统一监管发展。江宁区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后,充分发挥机构合并、职能整合
扩频信号因低峰均比、截获困难等特点在水声通信中应用广泛,非合作条件下水声通信扩频信号的截获与辨识是水声信号处理的热点与难点。随着混沌扩频技术的发展,水声通信混沌扩频信号的截获处理难度更大。本文针对水声通信的特点,对非合作条件下水声通信混沌扩频信号的辨识与参数估计方法开展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了基于最大Lyapunov指数的水声通信混沌扩频信号辨识方法。采用C-C方法计算相空间重构参数,在重
G四联体是一种非经典型核酸二级结构,由富含鸟嘌呤的序列折叠而成。已有多种方法,包括生物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方法和测序技术,对G四联体的结构和在基因组中的分布进行表征和定位。本课题组前期基于G四联体的存在会阻碍DNA聚合酶的前进,进而导致G四联体测序下游区域的碱基质量值呈现下降趋势的特性,建立了一套基于数据质控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检测G四联体的流程。该检测流程对低质量值区域进行遍历,并结合G四联体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