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李峪出土铜器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b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峪铜器群是山西省北部出土的东周青铜器中非常重要的一批。文章中提到的这批铜器以1923年浑源县李峪村村民发现的那批器物以及六、七十年代陆续发掘的一部分器物为主。李峪铜器出土后多流散海外以及私人之手,多数收藏于国外博物馆及美术馆中,国内仅上海博物馆收藏有11件,其余馆有零星收藏。有相当一大部分铜器下落不明。由于资料分散,一直以来学界对李峪铜器群的系统研究比较少。本文主要分为四章,从器形、纹饰、文化因素等方面入手,对李峪铜器群的年代及铜器所属国进行讨论,并总结出李峪铜器的风格特点。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浑源县的地理环境及历史背景,其次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介绍李峪铜器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李峪铜器的确定。这一部分是李峪铜器研究的前提。由于李峪铜器群的主要部分是1923年出土器物,因此本文采用了各家的说法,对李峪铜器的出土经过,铜器的流转过程以及相关资料的流传过程做了说明。最终确定了李峪铜器群的构成主要包括1923年出土的那批器物,六十年代张颔先生在李峪村的征集品以及七十年代李峪村发掘的三座墓葬中的一部分铜器。整理后的李峪铜器共75件,其中炊食器27件,酒器13件,水器8件,兵器9件,其他18件。第三章,器物的型式分析及年代的讨论。本章将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李峪铜器按器类进行型式划分,按照其不同的形制特征分为两期,并将其与同形制的年代序列确定的器物进行比较,进而考订出李峪铜器的大致年代。第四章,李峪铜器的风格特点及文化因素分析。本章包括李峪铜器的纹饰、风格特点,铜器所涉及的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章从器形、纹饰、铸造艺术等方面对李峪铜器的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按照铜器的风格、纹饰特点分析得出李峪铜器受到了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分别对所涉及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李峪铜器以哪种文化因素为主,最后讨论李峪铜器的所属国。
其他文献
  鄂砧1号是用日本葫芦H08自交系作母本,武汉地方葫芦H06自交系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远缘葫芦杂交种。采用鄂砧1号等不同砧木嫁接西瓜试验结果显示,与其他参试葫芦砧木相比,鄂砧1
摘要:使用基于经济变量的模型来预测汇率长时间占据着国际金融领域研究的重要位置,然而多数都是定性的分析,实证上的成功也不甚明晰。本文通过引入随机贴现因子建立定量的汇率预测公式,并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具体得出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对汇率的影响,进而给出外汇市场投资策略。此外,模型从本外币财富增长的角度解释了国际金融中著名的Siegel悖论问题。  关键词:汇率定价 随机贴现 Siegel悖论  研究背景  自上
针对某煤矿具体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得出该煤矿不同采深防冲煤柱合理留设宽度;模拟结果表明:该矿250m埋深煤层、350m埋深煤层和550m埋深煤层的煤柱,按照窄煤柱防冲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体现。学习习近平同志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对于不断推进农村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笔者通过对习近平
对入洗原煤进行分析,根据煤质特点改进原有工艺过程,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洗选生产能力和洗选效率。
淄博市冬季大棚栽培黄瓜,合理安排播种时间,使黄瓜在春节前后上市,加强栽培技术管理,提高黄瓜品质与产量,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也大大地提高了菜农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