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峪铜器群是山西省北部出土的东周青铜器中非常重要的一批。文章中提到的这批铜器以1923年浑源县李峪村村民发现的那批器物以及六、七十年代陆续发掘的一部分器物为主。李峪铜器出土后多流散海外以及私人之手,多数收藏于国外博物馆及美术馆中,国内仅上海博物馆收藏有11件,其余馆有零星收藏。有相当一大部分铜器下落不明。由于资料分散,一直以来学界对李峪铜器群的系统研究比较少。本文主要分为四章,从器形、纹饰、文化因素等方面入手,对李峪铜器群的年代及铜器所属国进行讨论,并总结出李峪铜器的风格特点。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浑源县的地理环境及历史背景,其次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介绍李峪铜器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李峪铜器的确定。这一部分是李峪铜器研究的前提。由于李峪铜器群的主要部分是1923年出土器物,因此本文采用了各家的说法,对李峪铜器的出土经过,铜器的流转过程以及相关资料的流传过程做了说明。最终确定了李峪铜器群的构成主要包括1923年出土的那批器物,六十年代张颔先生在李峪村的征集品以及七十年代李峪村发掘的三座墓葬中的一部分铜器。整理后的李峪铜器共75件,其中炊食器27件,酒器13件,水器8件,兵器9件,其他18件。第三章,器物的型式分析及年代的讨论。本章将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李峪铜器按器类进行型式划分,按照其不同的形制特征分为两期,并将其与同形制的年代序列确定的器物进行比较,进而考订出李峪铜器的大致年代。第四章,李峪铜器的风格特点及文化因素分析。本章包括李峪铜器的纹饰、风格特点,铜器所涉及的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章从器形、纹饰、铸造艺术等方面对李峪铜器的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按照铜器的风格、纹饰特点分析得出李峪铜器受到了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分别对所涉及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李峪铜器以哪种文化因素为主,最后讨论李峪铜器的所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