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保温技术在冬季混凝土养护中的应用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大量使用的工程材料,其性能的好坏与整个工程的进度与质量息息相关。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国务院与各省市政府批复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其中许多项目由于工程量大,工期长,无可避免地要在冬季低温环境进行施工,然而,低温环境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发育过程,削弱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渗性以及耐久性,因此,混凝土在低温下的养护十分重要。传统冬季施工时,常见的混凝土养护方法有:添加防冻剂法、材料预加热法、蓄热养护法、电加热法、蒸汽保温法,以及组合搭配法。这些养护方式都很有效,能够满足冬季混凝土发育所需的温度环境,尤其是在较低温度下,利用电能和蒸汽为混凝土提供外热源,可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发育温度,但这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养护开支,导致施工成本大大增加传统养护方式成本高的原因在于需要热源,如能够降低热源的成本,将会大大提高工程企业的利润。相变材料作为一种优秀的储能材料,储能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成为临时热源,为混凝土的养护进行保温并供热。同时依靠相变材料的相变可逆性,在使用冷却后重新充能,实现循环使用,降低养护成本。本文首先提出了使用相变材料进行混凝土养护,使用多孔介质中的毛细力来实现相变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均布构想;然后对不同相变材料、多孔介质进行了比选,找出最为合适的相变材料以及介质材料;通过高度法实验确定了相变保温模块的尺寸——11cm×11cm×2cm,并采用绗缝单元拼接的方式来更好地实现均匀分布。通过动态高度实验,对比了不同粘度石蜡在不同粒径沙粒、不同材质织物中的毛细力大小,结论如下:石蜡粘度越低,其在多孔介质中的上升高度越高,毛细力越大;石蜡温度越高,其在多孔介质中的上升高度越高,毛细力越大;沙粒粒径越小,石蜡在其中上升高度越高,毛细力越大。而纤维织物的实验由于石蜡的温度流失太快导致过快凝固,因此上升高度很低。依据动态高度实验结果,制作了两种相变保温模块,一种是沙粒+石蜡模块、一种是织物+石蜡模块。两种模块中石蜡的质量均为50g,介质以填满保温模块为原则,模块的封装材料为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对两种模块分别进行了相变保温单元的热工实验,其中包括储热性能实验、热均匀性实验、以及风速对保温性能的影响实验,通过热电偶、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PC端使用vb编程,测量了储能后相变保温模块内侧外侧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对比了不同相变保温模块的保温效果,表明沙粒+石蜡保温单元的保温效果较好。对石蜡+沙粒不同部位进行热均匀性验证,结果表明其热均匀性良好,毛细力能够实现相变保温模块的热均匀性。使用风机和风道进行风速下保温模块的保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风速将会大大影响相变保温模块的保温性能,外侧的隔热维护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邯郸-邢台地区位于河北省南部,是金属矿产富集区之一,特别是这里的铁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由此得名的邯邢式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邯邢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
单质硫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 g-1)和理论比能量(2600 Wh kg-1),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最佳选择之一。由于单质硫与硫化锂的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和带隙可调等特点,自2009年被首次报道后,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仅在十年时间内,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已被提升到2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s,iP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较强的自我增殖等特点、并且没有免疫排斥和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限制。干细胞疗法是应用于实验或临
溢洪道是重要的泄水建筑物之一,在水利枢纽中用于宣泄规划库容以外多余的洪水,对水利工程安全泄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溢洪道水力特性及体型优化的研究就十分重要。本文
钢板剪力墙结构是一种以钢框架内嵌钢板为基本结构单元的抗侧力结构体系,其“强框架、弱墙板”的设计理念要求:小震下框架和内嵌墙板共同控制结构侧移;中震下内嵌钢板屈服耗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发病比例逐渐升高,已成为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有胰岛素抵抗、脂毒性损伤和炎症瀑布反应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技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到如今已经挽救了无数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患者的生命,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推广应用,心跳骤停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质量电能的需求日趋增大,电压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以感应电动机(Induction Motor,IM)为主的动态负荷已成为电压稳定性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风蚀沙化问题严重,造成土壤肥力损失和土地生产力下降。本文以河北坝上地区康保县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模型估算、野外观测和室内试验分析等方法,对坝上地区农田在不同耕作条件下的土壤风蚀量进行估算,分析风蚀过程中土壤物质的损失特征,研究长期风蚀作用下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采用修正风蚀方程(以下简称RWEQ模型)和基于坝上地区自然环境建立的农田风蚀模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