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制品业是效能非常高的畜牧类产业,对于乳制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跳跃式的增长,我国乳制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乳品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问题矛盾也相当尖锐,主要表现为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企业规模比例失衡、生产效率低、贸易逆差逐步扩大等。为了解决经济增长矛盾,加快发展乳制品业,近年来,政府围绕乳制品产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改革重组的政策。在此现实状况下,若要高效、高质的发展我国乳制品业,当务之急是要优化乳品产业结构,加速行业整合,加大技术引进和研发力度,不断挖掘和提升企业的创造活力,充分提高对资金和设备等投入的使用效率,加快推动我国乳制品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观点是,若要推动经济增长,只有通过增加原料要素的投入和提高生产率来实现。由于生产要素的有限性,其投入是不可持续的,故而企业家和学者们均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上面。而与生产效率最息息相关的既是产业的结构。通过对产业集聚、全要素生产率、S-C-P等方面研究进行梳理,发现这些研究多为单一的集聚效应与效率的测度研究,关于乳制品业产业集聚与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极少,在考察乳制品业产业集聚对效率的影响时,未考虑其内生性问题。鉴于此,本文吸取以往研究经验,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产区和省域等视角测度了乳制品业的集聚水平,并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了乳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和增长方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以考察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情况。 全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中国乳制品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空间差异明显; (2)乳制品业TFP保持较快增长,但各地方增长步伐不一致; (3)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驱动中国乳制品业TFP增长,技术效率的改善作用越来越明显; (4)乳品企业规模扩张中存在的效率损失是抑制我国乳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 (5)产业集聚通过技术效率中的规模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产生促进作用。最后,文章基于对中国乳制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实证研究结果对促进中国乳制品业更好地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