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黔西化屋苗族服饰纹样为例,通过从宏观和微观、纵向与横向的分析,结合黔西苗族的历史、服饰分类、制作材料等方面,去分析黔西化屋苗族服饰纹样的类型,并用功能-结构论及美学的知识探究服饰纹样,从而挖掘出纹样图案寓意、社会功能及艺术价值,最终探讨出黔西化屋苗族服饰纹样的传承及发展。化屋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聚集了化屋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它不仅是一种文化载体,一种精神载体,也是化屋苗族人民连接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因此研究化屋苗族服饰纹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来完成。第一章介绍本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了黔西化屋苗族的历史由来。第三章主要从化屋苗族服饰及其纹样的制作材料、工艺出发,阐述了运用剪纸、刺绣、蜡染手工艺制作服饰及其纹样的过程及特点。第四章以分析黔西化屋苗族服饰纹样的寓意功能为主。第五章以分析黔西化屋苗族服饰纹样的社会功能为主,对服饰及纹样进行探究,进而阐述所体现的族系识别、审美、宗教信仰、实用四个方面功能。第六章,从化屋苗族服饰纹样传承发展现状,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与建议三个方面来阐述。化屋苗族服饰纹样有着强烈的装饰韵味、协调的构成、丰富的造型变化,显现出族群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朴素的审美感受。研究化屋苗族服饰纹样有利于保存苗族传统的信仰、审美观等诸多方面,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含义,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生命力,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使该民族不断提高自我认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