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增生病治疗前后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声像的变化规律,寻求可作为疗效评价的客观化指标,丰富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评价体系。方法:将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丹龙片和乳块消片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运用临床评分作为疗效评定的基础,分析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多集中在II型(占80.9%),血流信号显示率为51.4%,且血流级别多为I级(占77.1%),肿块周围或内部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 9.39±1.30 cm/s,阻力指数(RI)0.45±0.12,搏动指数(PI)1.01±0.21;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中腺体回声、血流分级及搏动指数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而腺体厚度、腺体结构、肿块最大径、导管直径、收缩期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不同疗效级别中各敏感指标变化幅度随“显效-有效-无效”呈递减趋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清晰显示腺体结构及肿块特征,还可准确判定治疗后声像图及血流动力的变化,丰富了本病的诊疗手段,提高了乳腺增生病证治的客观性,充实了疗效评价体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