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交直流配电网分层优化调度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dongx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交流配电网面临着用电需求多样化、潮流调度复杂化、分布式发电接入规模化等多方面的挑战。随着新能源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含柔性直流装置的交直流配电网成为电力行业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它可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均衡潮流,同时实现更广范围内的分布式电源分散接入。考虑到柔性直流装置在潮流调度方面的优势,计及可再生能源及负荷波动给配电网优化调度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对交直流配电网的有功优化调度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结合柔性直流装置的运行原理及运行特性,以柔性直流装置中的电压源换流器(VSC)为代表建立了 VSC有功损耗模型。随后建立含柔性直流装置的交直流配电网最优潮流数学模型,并搭建仿真算例,在多场景下对含柔性直流装置的交直流配电网进行潮流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VSC可实现不同区域功率互补支撑,使交直流配电网经济、安全的运行。接着,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及负荷波动给交直流配电网有功调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依托上述含柔性直流装置的交直流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计及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良好的优化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的交直流配电网双层优化策略。上层优化从交直流配电网全局角度出发,在含柔性直流装置的交直流配电网最优潮流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区域交换功率约束和调度费用约束,实现了交直流配电网整体有功功率调度。下层优化以上层优化的结果为参考,考虑区域内风电、光伏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和区域内外负荷的实时波动性变化,建立储能、柔性负荷、可控分布式电源等可控资源含扰动变量的预测模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不断进行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降低外界扰动的不利影响,实现对区域内可控资源的精准控制。最后,本文在MATLAB仿真平台上搭建仿真算例,对所提出的交直流配电网分层优化调度策略进行验证,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咽部不适最常见的是咽部异物,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诊,现将咽部异物的寻找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害虫、害螨防治的天敌,其规模化饲养和长距离运输中种群数量的稳定性一直都是影响其利用效果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一种货架期长、存活率高的饲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通过探究温度和食物对巴氏新小绥螨蜕皮过程的影响,分析了EcR、Met等滞育相关基因的序列及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探究多种激素受体与巴氏新小绥螨生殖滞育的关系提供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
胡亥明确取得地位继承权后,蒙恬被迫吞药自杀,临终有关于主持修筑长城与直道“绝地脉”,可能“罪于天”的感叹。《史记》卷八八《蒙恬列传》有所记述,司马迁又就此发表了体现出历
本文从研究入侵检测技术人手,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然后分析了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NIDs)的技术方法及其优缺点,指出了当前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仍存在基础薄弱、发展不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提高城市公共服务
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实验实践环节的考核显得格外重要,该文通过分析,为高职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提供相应的参考办法。
目前,首届新方志已经完成的地方,续修下一届方志的任务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上届修志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是开创的,广大修志工作者在修志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在修
目的:实现薄层影像数据合理有效地存储,减少海量薄层数据对现有PACS的影响。方法:分析薄层数据增长对PACS造成的影响,比较不同存储方式的优缺点。结果:建立专属存储服务器保存薄
高校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挥党校的阵地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加大教育力度.严格组织生活,引入监督机制,为学生党员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目的分析细辛脑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纽,各60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抗炎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纽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