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武举制度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从立国开始就一直伴随着战争、与蒙古人的边防战,对农民起义军的镇压,抗击倭寇的侵扰。为了稳定统治、保卫和平与巩固边疆,征召起用大批的军队与将领,成为国家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明王朝的统治稳固后,选拔武官将才的武举考试体系日益制度化。但是,明王朝遵循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理念与制度构想,过于重视文化轻视武学,虽有系统的武举制度,还远不能与文制科考相提并论。武科出身的军官在社会地位上不仅远远不如文举出身的官员,而且大部分武科中式者都只能担任中下级军官,高级将领全部由文官担任。唐朝武举制度的考核主要是以战斗中的各种技能以及体能素质为主要项目。选拔的标准既注重“武功”方面,又注重文才谋略。唐代武举之制是合情合理的。宋朝武举制度于1029年确立。可是,武举考试体系较之科举考试还多了一个“引试”。较唐制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开始呈现出体系化、成熟化的特点,对明朝武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明朝武举制度的创设阶段始于天顺八年(1464年),终于弘治十七年(1504年)。1464年明朝颁布了第一部《武举法》,此法为明王朝后代武举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根基。明王朝武举之制的产生原因主要为,防御倭寇、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保卫边防的需要。明朝武举制度的发展阶段始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终于嘉靖二十二(1543年)。1508年,明朝兵部出台了《武举条格》,进一步完善了《武举法》,至此武举之制发展为乡试、会试两级考试制度。崇祯四年,明朝武举的殿试正式出台,至此明朝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武举乡试、会试、殿试考试体系。明朝武举之制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才正式创设,规模不大。整个武举考试选拔出的将才寥寥无几。从1464年之后,明朝武举之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直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才初具规模。明世宗之后,虽然武举考试有了较大的发展,考试程序与项目也变得较为完善,可武举考试却经常中断,因此规模也不是很大。从最终的录用结果而言,明朝武举考试的录取人数不多,可是从不同的时段来看,明朝武举的录取率总体发展还是呈上升趋势。武举制度的影响及局限性主要有以下表现:在政治上,武举之制进一步强化了皇权,皇帝也借助自己的特权牢牢操控了武举考试。在军事上,武举之制既发挥了抵御外侮、维护统一的作用,又产生了镇压反抗、维护统治的功效。但是,武举之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以下局限性:武举之制刺激了人们追求功名的欲望;武举的从属地位决定武科出身的武官不能被重用;武举之制选拔的武官素质不高。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212例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表现、耐药性特点及多重耐药菌的易感因素。方法 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21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分离出的212株鲍曼不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指标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归为实验组;另外抽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归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患
期刊
期刊
教会女校的产生是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竞争的结果,它体现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在教会女校的发展过程中,一面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另一面却是不断的中国化。关于湖南地区
本文以清初学者毛奇龄与萧山湘湖为主要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总结归纳出湘湖文化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毛奇龄对湘湖文化的贡献。本
学位
贫下中农是贫农和下中农的合称,根据中国农村阶级划分标准,贫农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土地不足或没有土地,占有不完全的农具,需租入土地耕种和出卖部分劳动力来维持生活。下中农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