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故障诊断功能作为确保整车行驶安全的一项必备功能,在汽车安全性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合动力客车胎压监视系统是由混合动力客车与传统胎压监视系统结合之后而出现的产物。由于其智能、高效的监测诊断效果,在混合动力客车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同时,其控制器软件开发变得越来越为重要。本文基于Stateflow模型对混合动力客车胎压监视系统控制器软件进行了开发,并通过本次开发流程梳理出了一套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方法。最后说明了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一定的研究工作。首先,设计混合动力客车胎压监视系统控制器。监视系统控制器工作过程中会获取胎压状况信息并经逻辑运算转化成故障报文帧并传输给整车控制器。分析客车通讯协议文件并收集整理设计、生产、试验中的相关子系统故障诊断数据。客车通讯协议普遍采用J1939协议,从最低层物理层到上层的应用层,找出在开发设计中要用到的协议条款,分析其逻辑关系及可能的实现方式。结合模型实现的方法特点,设计模型的实现流程。同时,通过启动控制域中的预留位,使得混合动力客车与传统客车在故障报文上进行区分。并通过故障诊断应用层逻辑将以上逻辑关系实现,最终以报文的形式进行体现,并将对应时间的故障报文输出到CAN总线上。其次,以上述分析作基础,结合对应实现流程,将程序中用到的主要的变量、结构体进行定义,Stateflow附带的代码自定义功能可以直接在h文件中实现部分上述定义。接着对软件以功能为基础进行模块划分,针对某一模块进行细化处理,然后通过模型进行实现。最后,对模型进行开发。采用Stateflow对软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依据其功能要求,以J1939-73协议文件为指导,进行建模开发。其中,输入模块部分,通过Stateflow与Simulink的接口功能,将对应参数从Simulink中输入。根据设计需要,输入数据为一个六维数组,代表当前六个轮胎的胎压值;检测模块通过将当前气压值与参考气压值进行比对,得出当前环境状态,并转化为对应的故障类型参数;数据帧整理模块则将当前故障位置、故障类型等信息编辑成对应ID下的故障数据域信息,发送模块则负责定时或根据发送需求将当前报文信息发送到总线上。然后根据软件逻辑结构、执行顺序完成以上各个子模块的整合,形成系统的故障诊断模型。并通过仿真、测试,验证控制器诊断功能模型在实际故障出现时的诊断功能的可靠性。模型验证和软件验证,分别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生成的代码的可执行性,与仿真时期相比,模型验证结果和软件验证结果完全符合要求,证明了通过模型对控制器诊断功能软件进行开发的正确性和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