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醇提液的毒理学研究及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物学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ang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蜈蚣醇提液的毒理学研究及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物学影响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预后很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肝癌的主要模式,但疗效尚不满意。所以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是有重要的意义。蜈蚣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毒性的传统中药,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年的使用历史。近年来,蜈蚣抗肿瘤的研究有少量的报道,机理不甚明确。因此,我们以蜈蚣醇提液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通过毒理学方面的研究,寻求其安全有效的剂量。有研究发现MAPK作为信号从细胞表面到细胞核内部的一条重要的传递途径,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与发展。本研究以蜈蚣醇提液作用于肝癌细胞株Bel-7402,观察治疗的效果和毒性,并检测MAPK通路的ERK、JNK和p38基因的表达情况及蛋白质活性来探讨蜈蚣醇提液作用机制,为蜈蚣醇提液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第一章蜈蚣醇提液的毒理学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蜈蚣醇提液对昆明小鼠及SD大鼠的动物实验,对蜈蚣醇提液进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急性毒理学实验取健康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蜈蚣醇提液治疗组和对照组。蜈蚣醇提液治疗组按80000mg/kg体重/天,以最大耐受剂量,灌胃方式给药1次,观察1周,记录动物死亡数。方法2骨髓微核实验取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环磷酸胺阳性对照组、为蜈蚣醇提液10000、20000、40000mg/kg灌胃给予,于第七次给药后24h进EEC的骨髓微核实验。3 30天喂养试验取健康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蜈蚣醇提液组(分别给蜈蚣醇提液2500mg/kg、5000mg/kg、10000mg/kg)。SD大鼠正常喂养,定期称体重,用药30天后和停药14天处死,取肝、肾、肺、心、睾丸、卵巢称重,主要脏器实重及计算脏器系数的变化,测量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等指标。标本HE染色,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4丙二醛(MDA)的测量:采取用药30天后和停药14天各组大鼠左肝组织匀浆,测量其中的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急性毒理学实验小鼠的MTD为80000mg/kg体重/天,无一死亡。骨髓微核实验结果表明:蜈蚣醇提液40000mg/kg体重组与阳性对照组微核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蜈蚣醇提液10000mg/kg、20000mg/kg体重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蜈蚣醇提液作用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大鼠脏器系数、大鼠血常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蜈蚣醇提液作用30天后的10000mg/kg体重组中AST、ALT的值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蜈蚣醇提液作用30天后,10000mg/kg体重组肝脏病理切片光镜下可见部分大鼠肝血窦扩张充血,可见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中央静脉淤血,汇管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停药14天后,可恢复。蜈蚣醇提液作用大鼠后肝组织中MDA含量结果表明:蜈蚣醇提液作用大鼠30天后10000mg/kg体重组MD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1);而2500mg/kg体重、5000mg/kg体重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鼠蜈蚣醇提液的MTD:80000mg/kg体重/天,40000mg/kg蜈蚣醇提液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10000mg/kg蜈蚣醇提液可能通过脂质过氧化及MDA而使肝细胞损伤,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蜈蚣醇提液属于一种低毒药物。第二章蜈蚣醇提液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生物学行为影响目的:研究蜈蚣醇提液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毒性及敏感性作用,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蜈蚣醇提液(64mg/ml、32mg/ml、16mg/ml、8mg/ml、4mg/ml及2mg/ml)予以干预,通过MTT实验,细胞的药物浓度—时间生长曲线研究其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正常人肝细胞L-02的敏感性;Hoechst 33258染色试剂染色观察蜈蚣醇提液处理Bel-7402细胞后的形态变化;利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治疗组早期凋亡率。结果:1 MTT法揭示各浓度蜈蚣醇提液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蜈蚣醇提液在64mg/ml、32mg/ml、16mg/ml、8mg/ml、4mg/ml及2mg/ml下对Bel7402的抑制率依次为(80.59±2.95)%、(71.96±3.36)%、(64.57±2.93)%、(53.35±1.85)%、(33.77±0.88)%、(6.37±0.44)%,IC50为7.83mg/ml。2细胞生长曲线图显示Bel-7402,OD值与蜈蚣醇提液浓度及药物作用时间相关。治疗组浓度在4mg/ml时,OD值亦先增加,在用药2天后Bel-7402 OD值开始减少;浓度在8 mg/ml、16mg/ml时,用药1天内OD值就显著减少(p<0.01)。4mg/ml、8mg/ml蜈蚣醇提液对正常人肝细胞株L-O2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16mg/ml蜈蚣醇提液在用药5天内对L-O2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在第6、7天,L-O2细胞的增殖开始减缓,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1)。3光镜下见蜈蚣醇提液作用48h后,浓度为2、4mg/ml对Bel-7402细胞抑制作用很弱,浓度在8mg/ml、16mg/ml时,Bel-7402活细胞数减少,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细胞形态变圆变小,浓度在32mg/ml以上时,见细胞大片坏死,有较多的不规则细胞碎片,培养瓶中坏死脱落细胞增多。Hoechst 33258染色试剂染色观察8、16mg/ml治疗组细胞密度增高,染色质凝集固缩,染色质边集,核固缩及核碎裂。4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凋亡率:24小时后对照组的自发凋亡率(2.37±0.37)%,浓度4mg/ml时为(4.99±0.76)%,8mg/ml时为(10.59±1.11)%,16mg/ml时为(15.80±1.46)%,各浓度组间差异明显(p<0.05);48小时后对照组的自发凋亡率(3.44±0.45)%,浓度4mg/ml时为(5.87±0.93)%,8mg/ml时为(12.48±1.75)%,16mg/ml时为(20.29±1.90)%,各浓度组间差异明显(p<0.01);在8mg/ml、16mg/ml浓度组,24小时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48小时的,差异显著(p<0.01);在4mg/ml浓度组,24小时的细胞凋亡率与48小时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1蜈蚣醇提液能抑制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2蜈蚣醇提液蜈蚣醇提液在8mg/ml时对L-02细胞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诱导其早期凋亡。第三章蜈蚣醇提液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凋亡机制的研究目的:研究蜈蚣醇提液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蜈蚣醇提液(4mg/ml、8mg/ml、16mg/ml)作用于Bel-7402肝癌细胞48h,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内ERK、JNK、p38、p53、Bcl-2、Bax及caspase-3表达的改变。并将16mg/ml浓度的蜈蚣醇提液分别与MAPK的抑制剂(ERK抑制剂PD98059、JNK抑制剂SP600125、p38抑制剂SB203580)联合作用于Bel-7402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ERK1/2、p-JNK1、p-p38蛋白表达的变化。以上实验步骤重复三次结果:1.JNK、p53、Bax和caspase-3在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的表达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上调(P<0.01),ERK和Bcl-2的表达则下调(P<0.05)。p38的表达在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2.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p-ERK1/2的表达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抑制剂组p-ERK1/2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p-JNK1的表达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抑制剂组p-JNK1蛋白的表达较等量蜈蚣醇提液组明显下降,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p-p38的表达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抑制剂组p-P38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3.相关性分析结果:ERK在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的表达和p53、Bax和caspase-3在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的表达呈负相关(r=-0.965,P<0.01;r=-0.974,P<0.01;r=-0.974,P<0.01);和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6,P<0.01)。JNK在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的表达和p53、Bax和caspase-3在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的表达呈正相关(r=0.913,P<0.01;r=0.931,P<0.01;r=0.937,P<0.01);JNK与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r=-0.883,P<0.01)。结论:1蜈蚣醇提液可能通过阻断ERK1/2通路和激活JNK1通路来抑制Bel-7402的增殖,诱导其凋亡。2.ERK1/2通路抑制、JNK1通路激活后可能诱导蜈蚣醇提液各治疗组p53、Bax和caspase-3的表达上调和Bcl-2的表达下调,提示蜈蚣醇提液可能通过多途径抑制Bel-7402生长,诱导其调亡。
其他文献
青岛市是沿海开放城市,更是08年“北京奥运”城市,对城市公共安全有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我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被列为07年青岛市政府十件大事之一
日本的传统手工纸(和纸)制造技术在战后的高度经济成长期曾面临很大的生存危机。从1970年代开始,政府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制定保护措施,展开工艺的调查与记录,收集相关资料及
双连拱隧道具有较强的地形适应性,在一些特殊地形条件下,是一种很有效的隧道结构型式,特别是在山区、浅丘地带修建的短隧道(一般小于500m)中,具有较大的优势而常被采用。但从
介绍了 Ti B2 、BN的主要性能 ;近期有关 Ti B2 、BN的主要研究动态及研究结果 ;Ti B2 - BN复相导电陶瓷的主要性能 ;当前蒸镀工业中蒸发舟所能达到的水平等 ,对 Ti B2 - BN
针对目前盛行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来源于"嫁乞随乞嫁叟随叟"的谐音观点提出了质疑。根据文献资料论述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发端于唐代大诗人杜甫《新婚别》中的诗句"生女有
<正>一、自助餐的历史自助餐,英文为buffet,是指一种厨师将烹制好的冷、热菜肴及点心陈列在餐厅的长条桌上,消费者自己走近餐台、随意取食的就餐方式。自助餐源于西方,这种就
期刊
目的临床分析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80例年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给予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期临床疗效。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免疫系统的失调在M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小RNA(miRNA)是一类短序列、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主
一般职业伦理范畴和职业道德内容并不足以有效规约和保障教育者从业活动。教师职业及其职业道德所具有的示范特征,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卓越化的内在规定性。在包括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税法中关于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某些规定有悖整体公平原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不符,存在征税范围局限、税制模式有待与时俱进、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