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创新和信息技术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由相对稳定变得动态性和复杂性,组织的边界日渐模糊,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和虚拟化,个人告别从一而终的职业生涯模式,直面就业的竞争,工作变动和职业转换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面临职业领域持续不断、日益纷繁的变化和挑战。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进行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不断提升职业生涯管理技能,取得良性的职业成长,成为人们在职场中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是企业组织十分关注的问题。员工的职业成长应是个体和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应地,员工的职业成长问题也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对职业成长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其前因变量研究不多,从人格特质的视角对职业成长进行研究以及个体与组织相结合作用于员工职业成长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职业成长的主要模式和关键影响因素入手,揭示人格特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成长之间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职业成长的路径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依据人格特质理论、人—组织匹配理论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以中国企业组织的员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中介作用下,人格特质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职业成长的影响,构建了相应的研究模型,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假设,根据一些相关成熟量表和中国企业组织的实际管理情境,修订与设计了本文的人格特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和职业成长等变量的量表与测量题项,经过试调查,预测试,修正形成正式问卷,从32家企业组织回收有效问卷计1125份,运用SPSS22.0和AMOS20.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方法,对研究模型与假设进行了验证,最后依据研究结论从个人与组织两方面提出相关职业成长的策略。本研究的结论与启示:(1)职业成长由人格特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共同作用,各个变量都有不同的维度;(2)人格特质的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四个维度对职业成长有正向影响,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维度对职业成长有负向影响;(3)人格特质的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四个维度对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探索、生涯规划、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四个维度有正向影响,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维度对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该四个维度基本没有影响;(4)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探索、生涯规划、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四个维度对职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5)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在人格特质与职业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探索、生涯规划、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四个维度在人格特质的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四个维度与职业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维度与职业成长之间不起中介作用;(6)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认知、提供信息、晋升公平和注重培训四个维度对职业成长有显著正向影响;(7)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认知、提供信息、晋升公平和注重培训四个维度对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探索、生涯规划、专注工作和延伸管理四个维度有显著正向影响;(8)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生涯规划维度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职业认知维度与职业成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9)人格特质是职业成长的内在要素,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职业成长的外在要素,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是职业成长的核心要素;(10)为促进职业成长,个体应重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组织应培育能支持职业生涯管理的组织文化和组织应重视候选人的人格特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背景下,本研究探讨人格特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成长等关系,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学科交叉视角研究,丰富了职业成长的研究;(2)目前,在国内职业成长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对其前因变量研究不多,实证研究也较少,本研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人格特质的视角来研究职业成长,同时从个体与组织相结合来实证研究职业成长,视角新颖,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拓展了研究视野;(3)本研究构建了人格特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成长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得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在人格特质对职业成长的作用机制中起中介作用,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成长之间也起中介作用,从而论证了人格特质是职业成长的内在要素,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其外在要素,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是职业成长的核心要素这一重要观点,强化了职业成长方面的研究内涵;(4)本研究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成熟量表和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职业成长、人格特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等变量的量表及其测量题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