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 综合主机检测器和网络检测器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同时分析来自主机的审计记录,系统日志以及网络原始数据流,更加全面地检测系统的各种入侵攻击现象。在这种体系结构中,底层可以独立地完成相应的入侵检测,可以避免集中式检测时数据包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减轻了主控系统的负担;各个检测子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影响,避免了单点失效问题;可灵活部署,可扩展性很好;主控系统从全局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检测针对整个系统的更加复杂的攻击入侵,主控系统失效不会影响其下层各个子系统的入侵检测,某一个子系统失效也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和主控系统的运行。 2) 可移植的高效的分布式网络数据包采集器的设计与实现,用分布式数据包捕获取代传统的集中式数据收集,提高了数据收集的效率。 3) 分布式NIDS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利用基于应用的负载均衡分发技术来进行协议分流,将协议解析后的数据包以应用为单位分配到不同的入侵检测分析引擎进行入侵检测。 ①协议分析引擎的设计与实现,完成了IP分片重组以及TCP流重组,利用协议分析技术来提高数据包解析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 ②分布式入侵检测分析引擎的设计与实现。在协议解析基础上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分布式入侵检测。首先改进了基于应用的负载均衡分发算法,对其处理流程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算法所能处理的数据范围,提出了基于应用根据UDP数据包所属协议类型为其分配检测引擎进行入侵检测的思想;以TCP连接事件的建立过程为参考,提出了建立UDP“连接事件”的思想;并且根据数据包所属协议类型及其实现特点,分别设计了TCP连接事件和UDP“连接事件”的建立流程和入侵检测流程。 ③系统检测流程的改进:数据包在由负载均衡分发器分发到各入侵检测分析引擎进行入侵检测的同时,系统利用方差分析算法进行异常数据流的检测。分配到各个入侵检测分析引擎的数据包,首先进行数据包合法性检查,然后根据其所属协议类型分别建立TCP连接事件和UDP“连接事件”,然后根据我们设计的TCP和UDP“连接事件”的建立和入侵检测流程,运用各种异常和误用检测技术,进一步检测是否存在包含网络连接中的各种入侵攻击现象。 4) HIDS子系统的设计。本系统中我们提出了在HIDS中分析到达本机的原始数据流的检测思想,提高了HIDS检测子系统的应用范围,实时性和效率。 5) 主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底层各个入侵检测分析引擎将检测到的入侵数据格式化后送到主控模块,主控模块运用相关算法进一步检测针对整个系统的各种入侵现象。 最后在局域网环境下作了相应的实验。并对实现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证明了系统的高效性。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由大量的传感器构成,这些传感器包括计算、感知和通讯模块。它们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被感知对象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智能传感器节点以无线通信方式融合在一起,并能对周围的某些物理现象进行协同感知的自组织网络。目标跟踪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应用,目前基于无线传
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高速发展以及各行业信息化的趋势,使得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当前计算机发展的重要议题。能够将不同网络安全设备结合起来,并产生1+1>2合力的网络安全联动系统应
伴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在多层的软件开发项目中,可复用易扩展的,而且是经过良好测试的软件组件,越来越为开发者所青睐。这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将充裕的时间用在分析、构建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系统以网络应用和服务的形式出现。各种形式的网络环境以及运行于其中的各式应用和服务,组成了形式各异的分布式系统。如何使各种网络应
在传统的政务办公系统中,业务过程的控制总是采用硬编码的方式,使得流程处理代码与业务逻辑代码紧密耦合,导致软件开发效率低下,系统响应业务流程变化十分艰难。这些明显的缺
学位
目前,科学计算可视化是图形学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切剖功能作为科学计算可视化的核心和关键功能之一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工程的各个方面。矢量图形由于适合表达各种物体
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在一个开放、合作和高度任意的环境中,具有节点间链接脆弱、节点完全暴露在物理环境中、拓扑结构动态变化、身份认证缺乏等特性,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许
文本分类和聚类是现代搜索引擎设计的重要计算,也是在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应用中的关键计算。因此对文本分类和聚类技术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