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发放问卷、实地调研、数据汇总分析等方法,根据调研和分析河南省濮阳市赵庙村的村庄建设情况,得到了赵庙村“空心村”的一些主要社会经济数据;找到了“空心村”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空心村”问题的对策。 赵庙村的“空心村”现状:村庄整体环境不佳,结构松散,规模较小,个人宅基地占用耕地较多,而且一户多宅居多。其中的人口空心化明显;各种外出务农民数量多导致村庄空心化。 赵庙村“空心村”原因:村庄布局不合理,土地结构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率极低;村庄规划不合理,导致生活用水和污水管道交织导致的污染,动物养殖的污染及其它污染造成村庄环境差。上级主管部门对“空心村”现象没有足够重视。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导向约束。农民的文化观念、法律意识缺乏,珍稀土地意识不强烈。宅基地的归属感不强。 针对赵庙村的“空心村”形成的原因,为发展本村经济提出了整治对策:相关部门应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在理念上使其成为“现代农民”;政府职能部门应转变观念,提高管理部门领导素质,多派干部到“空心村”治理较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再结合本地情况制定治理规划,然后落实。制定的政策应循序渐进、有序推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益;国土部门加大巡查力度,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的用地坚决支持,不利的、碰红线的用地坚决制止。 本文通过对赵庙村部分村民的平均耕地、收入等情况等进行调研、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赵庙村“空心村”问题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村民幸福感的制约因素,阻碍新农村的建设。因此由“空心村”产生的问题须合理、有效的解决。本文在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希望对赵庙村的“空心村”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