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言情小说情痴落难模式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痴落难模式是中国古代言情小说情节结构模式的一种。研究古代言情小说的情痴落难模式首先要明确古代言情小说的范围和情痴落难模式的概念界定问题。本文所说的言情小说是指男女之间互相呼应之情,本文涉及到的言情小说的范围包括传奇话本小说中的爱情题材小说、命题非言情而内容侧重言情的小说以及才子佳人类小说。情痴落难是指青年男女因为追求婚姻爱情的自由而遭受挫折与磨难。   古代言情小说情痴落难模式的表现类型按照小说的结局划分有三种:悲剧结局型、喜剧结局型和悲喜剧结局型。情痴落难模式的悲剧结局型表现形式以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深刻地反映了作品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现实情况;情痴落难模式的喜剧型表现形式用大团圆的小说结局表现了世人的爱情理想和作者自身的政治、爱情愿望;情痴落难模式的悲喜剧结局型表现形式用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与其圆满结局进行强烈的对比,使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情痴落难模式的价值表现有两种:一是它的现实意义。情痴落难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制度压迫下人们的爱情观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使其在小说中得以现形。情痴落难模式的另一个价值在于它的艺术效应:情痴落难模式的运用使言情小说的情节逻辑严密,情节发展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痴落难模式还在古代言情小说创造不灭的爱情楷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纵观整个中国言情小说史,情痴落难模式也随着言情小说自身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传统的情痴落难模式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直接反映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婚恋观念和深刻揭露落后的封建婚姻制度的写实性。《红楼梦》的出现使传统的情痴落难模式也产生了变化,《红楼梦》对爱情本质的挖掘和故事人物爱情生活细节的描写,使情痴落难模式走进了一种新的模式格局,即从单纯的爱情和爱情心理的角度表现“情痴”,在“落难”方面也由传统的遭受人生道路上的挫折苦难转为当事人内心的苦闷和心灵的折磨,即从人生道路上的“受难”转为个人情感中上的“受苦”。
其他文献
学位
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在长达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文化冲突始终与其文学创作相关。就像他所处的时代一样,早期的荷风对西方文化是欣赏和景仰的,他早期作品有很明显的模
学位
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元嘉诗歌。在这里,“元嘉诗歌”不仅仅是指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的诗歌,而且是用以统称整个刘宋时期的诗歌。用“元嘉诗歌研究”这个名称,既能够突显出以“元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言叙事作品尤其是文言小说中的虎故事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虎故事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的全面考察,包括对虎故事的界定、分类和分析,揭示虎故事在虎文化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