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作为储存液化天然气(LNG)储罐结构的受力材料,因LNG存量改变引起的罐内温度变化使其在LNG储罐运行过程中经历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而实际运行的储罐结构因功能要求、受力特点以及经济性和安全性等,不同类型储罐以及储罐不同部位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也有所不同。故研究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经历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性能十分必要。本文将通过试验探讨强度等级对混凝土经历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后的受压性能和变形性能影响规律,并与常规冻融循环作用试验结果对比。根据实际运行的LNG类储罐结构情况和本课题组已有的研究结果,这里选取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分别为C40、C50及C60,考察的温度区间为15℃~-120℃和15℃~-190℃,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次数则分别取0次、16次和30次。试验共制作试件120个。所有试验均由自行研制的超低温混凝土受力性能试验装置实现。通过超低温试验炉获取给定的温度作用工况,并给出混凝土的热变形指标(热残余变形、热膨胀变形系数),然后再由相配套的液压试验机施加轴心受压荷载获取混凝土上下限温度时的受压强度性能和受压变形性能(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强度等级对混凝土经历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后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的超低温温度区间和冻融循环作用次数表现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对于给定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工况,上限温度时加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对其破坏状况影响显著,而下限温度时加载则不明显。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弹性模量随其强度等级提高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而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应力-应变曲线以及热变形等均呈现复杂的变化趋势,在不同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工况下随其强度等级提高而呈现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同时,混凝土在下限温度时的性能变化受到冻融循环作用损伤和超低温增强效应的双重影响,其随强度等级提高的变化规律与所处的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工况息息相关。与已有的常规冻融循环作用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超低温冻融循环作用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性能指标的影响更为严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可靠地设计和安全评估LNG储罐类混凝土结构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利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对沙门柏干酪青霉胞内多糖提取工艺(水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评价胞内多糖的抗冻伤活性。结果表明:最适水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
为了达成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文章首先阐述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运用多元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最后重点论述了多元教学策略培养学生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覆盖在空间上的差异是气候和人类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随着城市扩张,人类活动的加剧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很多生态问题,对植
介绍了摩托车燃油箱加注口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分析了工件的具体设计流程,计算了相关工艺中的参数,完成了模具主体以及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工作,并进一步完善了部分细节。
<正> 本组21例,均为女性。职业:农民16人,工人4人,学生1人。年龄17~54岁,平均38岁。病程短者1个月,长者为1年,平均4个月。 诊断标准:皮肤阵发性瘙痒,可局限于躯体某一部位,亦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转轨大国。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实现了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由生存型社会开始步人发展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