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和Fas配体在鼻息肉组织中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鼻息肉组织中 Fas和 Fas配体的表达程度,探求 Fas/Fas配体系统在鼻息肉组织细胞生长、致病的作用及影响机制。  方法:1.Trizol提取人鼻息肉样本中的总 RNA并逆转录产生 cDNA,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48例鼻息肉样本组和17例正常中鼻甲粘膜组织对照组中的Fas和Fas配体系统进行mRNA水平检测,2.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者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免疫组化及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均发现,17例正常中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Fas的蛋白及mRNA可见表达,而Fas配体的蛋白及mRNA均无表达。48例鼻息肉组织样本组中Fas配体表达程度显著增高(均p<0.05);Fas表达程度在病例组的表达程度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其相对系数的平均指数分别为(0.62-0.76)、(0.14-0.22),与对照组(0.01-0.06)、(1.01-1.55)相比较,结果经统计学检验,证实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Fas及Fasl在鼻息肉组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其中Fas在正常鼻腔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阳性率较鼻息肉组织中无显著差异(均p<0.05),而正常黏膜中 Fasl不表达,鼻息肉组织中可见表达。因此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Fas的持续表达(均p<0.05)和Fasl表达程度的上调(均p<0.05),提示Fas及Fas配体表达的差异性可能促使鼻息肉发病机制的启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术在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应用主观(POP-Q评分)及客观(PFDI-20短表)评分法对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间的盆腔器官脱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