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联邦历史上共通过了四部宪法,本文试对修改后的1978年宪法的内容、内在矛 盾、修改的艰难、过渡性质以及1993年新宪法的结构特点及其缺陷作一分析。宪法的动态 变化是与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这一时期的制度转轨紧密相关的,随着1993年新宪法的通过 原苏联时期的苏维埃体制被彻底抛弃,俄罗斯确立了以总统集权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体制, 这种体制下的权力结构是在制度变迁的特定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形成的,这使它带有先天的 时效性、阶段性和强制性,它在引入西方的分权与制衡政治体制模式的同时,未能完全摆 脱俄国集权政治的历史传统。 全文除导言外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宪法修改:单一权力体制的割裂与未完成的制度更新。为适应制度转轨的需 要,俄罗斯联邦对1978年宪法做了多次修改,总统职务的设立割裂了“议行合一”的苏维 埃体制,联邦条约的签署破坏了实质为单一制的形式上的联邦体制。但是修改后的宪法并 没有完成对原有制度的完全更新,在很多方面仍保留着“苏联特色”。 第二章,宪法危机。修改后的宪法所带来的内在机制性矛盾在1992-1993年阶级急剧 分化、政治力量迅速消长的背景下终于演化为宪法危机。总统和议会围绕着建立议会制还 是总统制的宪政制度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代表两者政治理念的新宪法草案大相径庭。 第三章,总统集权制的确立及修改新宪法的尝试。叶利钦以武力方式消灭了议会,并 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新宪法,确立了总统集权制。但是由于宪法结构的不合理和权力配置 的不平衡,议会展开了新一轮的修宪斗争,总统与议会仍处于长期的对抗状态。普京当选 总统以来修宪的问题暂告一段落,议会与总统之间的对抗逐渐变弱,趋于合作姿态。这一 变化为俄罗斯政治结构的重新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结束语。一部宪法变迁史就是一部俄罗斯政治发展史,宪法的结构设计合理与否与政 治发展进程的缓急有着内在的互动关系。宪法是国家意志的充分体现,它是与现代化变迁 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演化的结果,宪法目标的超前与滞后及其结构的合理与否又 会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俄罗斯作为为数不多的后进现代化国家之一,历史上就留下了以 强悍的国家意志快速提升社会发展阶段的传统,近二百年的帝国史使它摆脱了孱弱之患, 却难免国强民贫的窘态。当它又一次以凌厉的变革姿态结束共产主义的“试验”,而构建新 的宪政制度时,它摆脱了历史传统的惯性力量了吗?它寻求到了一条合理的民主现代化之 途了吗?这就是本文最后希望尝试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