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MA和CNTs改性PS/Fe3O4吸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tdongw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油类产品的使用日益增多,导致了各种泄漏事故,不光造成了资源浪费,更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因此,绿色,环保,高效,低成本,可回收的吸油材料对处理溢油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本文中,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S/Fe3O4粒子,并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碳纳米管对其进行改性,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通过乳液聚合法,以四氧化三铁为磁核,聚苯乙烯为壳层,制备了核壳结构的吸油材料,并通过SEM, TEM, XRD, TG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S/Fe3O4粒子的性能,讨论了制备机理,并研究交联剂的加入量对聚苯乙烯包覆量的影响,其中二乙烯基苯最合适的加入量为0.6 mL。在本文中探讨了PS/Fe3O4粒子的吸油机理和吸油性能,对柴油的吸附量为2.1g/g,对润滑油的吸附量为2.4 g/g,并展现了良好的循环性能。2.通过分步聚合法和同步聚合法这两种聚合方法,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对PS/Fe3O4粒子进行改性,制备出了PMMA/PS/Fe3O4和PMMA@PS/Fe3O4吸油材料,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吸油性能的影响。其中,分步聚合法制备的粒子包覆效果更好,对柴油的吸附量为3.5g/g,对润滑油的吸附量达到4.6g/g,比P S/Fe3O4粒子的吸油量更大。为了改良聚合方案,采用油酸改性四氧化三铁,进行同步聚合反应,制备出了粒径为微米级的具有网络结构的PMMA@PS/Fe3O4复合材料,它对柴油的吸附量为4.8g/g儋,对润滑油的吸附量达到6.2g/g,吸油量又得到了提高。3.利用碳纳米管对PMMA@PS/Fe3O4复合微球进行改性。以微米级的聚苯乙烯粒子为核基础,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了粒径约为50微米的PMMA@PS/Fe3O4粒子,并通过沉降法在PMMA@PS/Fe3O4粒子表面堆积了碳纳米管,以达到包覆效果。最后通过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成功对其进行了疏水改性,使其具有高亲油疏水性和油水分离性。该微球的饱和磁强度下降到了16.7 emu/g,但是仍然具有磁响应性。碳纳米管改性后的PMMA@PS/Fe3O4微球对柴油的吸附量为7.4g/g,对润滑油的吸附量达到9.9g/g,吸油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比这几种材料,碳纳米管改性后的PMMA@PS/Fe3O4粒子吸油效果最好,展现了优秀的吸油性能和循环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钠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8
中国北方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但降水量不足且随季节分配不均,枯水期缺水现象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度匮乏。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方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导致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自净能力减弱,造成水质的严重污染。迫切需要采取工程手段,提升中国北方河流的自净能力,实现河流水质的可持续性改善。河流水体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其自净过程受微
期刊
本文对觉罗塔格地区雅满苏组火山岩全岩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比对前人数据,结果显示这些岩石主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和U,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类似于岛弧火山岩.
学位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
期刊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日益重视,不适当的海洋工程增加、大量陆源污染入海、人口向沿海聚集造成围海行为的不断扩张,尤其是围海造地造成了重要海洋生境的破坏,海洋生态保护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冲突日益加剧,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海域水产养殖功能下降,这些问题表明海水养殖环境正面临严重的冲击与挑战。国家已高度关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决策问题,并就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监测预警进行了部署,编写发布了《资源环境承
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省“两会”精神,按
期刊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泳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以及其性能的相关研究,同时制备了掺杂六羰基铬(Cr(CO)6)的碳纳米管-Cr(CO)6-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重点考察了增强
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已有报道,但土壤团聚体粒组中微生物群落对生物质炭施用的响应的研究还相对不足。以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两年后的水稻土为对象,采用团聚体湿筛法,通过高通量测序对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施用显著促进了大团聚体(2000—250μm)的形成,并提高了团聚体的稳定性。(2)不同粒径团聚体间微生物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