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黑人人口大规模向郊区迁移,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趋势,并逐渐成为一个规律性现象。这引起美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本文研究从黑人郊区化的历史进程入手,从时空上对黑人郊区化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对影响黑人郊区化进程的促成和制约因素,黑人郊区化对隔都区所带来的重大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认为美国黑人郊区化在美国郊区化的初期就已初露端倪,并随着20世纪南部黑人的两次跨地区人口大流动而开始了其郊区化的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后,黑人迎来了其郊区化的高潮期,这是黑人郊区化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黑人在各都市区的郊区迅速增多,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白人。但黑人在郊区的分布又是极不均衡的,主要分布在大型都市区郊区或靠近中心城市的内层郊区。与亚洲裔和西班牙裔等少数族裔的郊区化相比,黑人在郊区化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仍是非常滞后的。黑人在郊区的人口增长率和在郊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远远落后于亚洲裔和西班牙裔。第二部分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具体探讨了促使1970年后黑人加速郊区化进程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其中包括:(1)联邦政府颁布的各项法案及实施的各项计划,为黑人进入郊区提供了政策、法律保障;(2)战后美国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及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导致大量就业机会郊区化,对黑人郊区化起了重大拉力作用;(3)中心城市的衰败,各种城市社会问题的滋生和泛滥,城市居住环境的恶化,推动黑人进入生活环境良好的郊区;(4)美国经济的繁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黑人民权运动,为黑人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黑人中产阶级迅速成长、壮大,为黑人加速郊区化提供了阶级基础。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黑人郊区化的制约因素:联邦政府反隔离政策的效用有限性及社会上对黑人隐形歧视与隔离社会现象的持续存在,羁绊了黑人郊区化的步伐;长期生活在中心城市贫民区的黑人,形成了与主流社会相背的缺乏追求和进取的贫困文化。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各方面处于劣势的黑人必然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无力加入郊区化的行列。第四部分探讨了黑人郊区化给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的隔都区带来的重大冲击:优秀上层黑人的郊区化带走了原有社区的经济资源和可以效仿的道德范式,破坏了原有稳定的社会组织。白人对黑人郊区化的反感和敌视,黑人在郊区住房市场上受到的歧视,使郊区形成新的隔都区,中心城市隔都区郊区化。黑人在郊区实施了与白人相似的排斥性政策,阻止下层黑人的侵入,形成黑人内部的空间隔离、阶级隔离和心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