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句是大部分语言中都广泛运用的句式,它在汉语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本体研究历时悠久,成果丰富,相比之下,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汉语存现句研究略显单薄。汉语中最常使用的存在句是“有”字句。但也正是由于存在句的使用广泛,让很多英语国家的汉语学习学生感到很困惑, “有”字存在句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即使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很多学生依然很难正确、熟练地使用“有”字存在句,他们常常搞不清楚“有”字句与英文中There be的对应关系,究竟何种情况下可以互译。本文就学界关于存现句的定义及“有”字句进行了分类归纳。将“有”字句中表达“存在”的意义提取出来与英语中表存在有的There be句型进行了对比。选取了诸多研究成果中的共性问题作为存现句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英语国家学生出现的“有”字存在句偏误类型、发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基于以上分析,对汉语存现句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全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就本次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逐条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就学界关于汉语存现句的研究现状展开分析,对“有”字句的定义与结构进行分类。同时对英语中表达存在意义常用的Therebe句型进行介绍。第二章主要就英语国家学生“有”字存在句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划分偏误类型,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文化差异、教师和教材因素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基于前面的研究分析,并从不同角度对对外汉语“有”字存在句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为结语部分。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希望英语国家学生在以后的“有”字存在句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英汉两种语言在存现句表达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自觉主动地克服母语带来的干扰,提高使用汉语存现句的正确率,同时也为该语法点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