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身份的回归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ngk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的污秽》(The Human Stain)是菲利普﹒罗斯于2000年创作的又一现实主义力作。该小说刚问世不久就被《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York Times Book Review)杂志评为美国当年的“十大最佳图书”,出版次年,该书获得福克纳奖,并于2006年获得纳博科夫奖,获得此奖的原因是他“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持久的原创性和完美的技巧的著作”。小说以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因为课堂上使用的一个似是而非的词,年逾七十的大学教授科尔曼被冠上了“种族主义者”的罪名。在随之而来的被迫辞职和妻子的去世之后,被诬陷的科尔曼又爆出与年轻的女清洁工福妮雅的桃色新闻。种种事件让科尔曼受到各方,包括福妮雅前夫,一个越战伤残老兵的憎恨,最终科尔曼被传言、匿名信和跟踪者逼入绝境。种族、身份、个人与时代、机缘与宿命,小说中弥漫着各种元素的冲突与碰撞。在科尔曼的不断“堕落”中,与主线交织着的穿插片段透露,科尔曼并非他一直声称的犹太人,而是一个浅肤色的黑人;福妮雅也并非文盲……这些让小说中的冲突和碰撞更加立体化,情节因此更加扑朔迷离。小说通过展现主人公科尔曼隐姓埋名在雅典娜学院的辉煌与落魄直至最后死亡,将作品引向道德与存在的深层主题,并借犹太要素的运用和升华来对散居族裔在西方社会生存境遇进行深刻的探讨和揭示,少数族裔的“存在”困境实质上就是西方社会生存悲剧的真实写照。散居族裔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散居族裔群体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的跨学科理论。目前,散居族裔批评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散居族裔的身份界定;由散居族裔引起的跨国文化流动;全球化语境下的散居族裔问题。身份问题和认同问题是研究散居族裔理论的核心内容。本论文将在散居族裔语境下,围绕文化身份和身份认同这两个关键词,对照犹太人的发展历史和特征,结合主人公外表、行为和宗教信仰三个不同维度的特征来确认其身份,并思考其追寻身份认同的原因、结果及其意义,即希望寻求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同,能实现与主流社会生存方式的同一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犹太人或黑人的文化身份的确定和认同,既是本民族的文化焦虑也是白人社会对“他者”的态度,是世界性的问题。因此,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对此类世界性问题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对于整个社会的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食品生产效率,
春秋采邑制度是分封制度的次生形态。春秋采邑制度的实行,完成了诸侯国地方政权机关的建立,促进了春秋列国都鄙地区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国野关系的深刻变化,推动了春秋后期国家
随着软件质量日益受到软件企业和用户的关注,软件测试管理体系逐渐的成为了软件企业建设的重点。测试管理系统是构建软件测试管理体系的基础,它规范了软件测试流程,保证整个
在现代城市作战中,因为狙击手具有隐蔽性好、独立性高、战法灵活等特点,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对对方军队造成最大的威胁,所以及时、准确地发现敌方狙击手,对于保护我方士兵有着重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是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的一部分内容,也是面对客流量日益增长的大城市解决客流疏散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由于地处中国地理位置的中心部位,武汉交通的
目的和意义: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术后化疗耐药成为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此项研究的目的为探索在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的局限,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比较差。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
人力资源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经济实体的发展大计,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
音乐是一门艺术,常常给人一种净化心灵的作用。音乐作品中合适的歌曲律动会带来更震撼的表现,它常以精准的节奏使人们更快的进入到音乐中,感受音乐的真谛,沉浸于音乐的海洋中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不断发展完善,新建线路地铁车站穿越既有线路车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北京地铁而言,目前的规划线路中有很多新建车站穿越既有车站的工程。在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