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天山地区的地壳结构和构造演化过程前人已经有了许多研究,然而博格达-哈尔里克一带的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存在较大争议。巴里坤塔格地区位于博格达和哈尔里克的交接部位,前人并未做详细的研究,仅仅是从东西两侧进行推断性研究,本文通过两个专题项目在巴里坤塔格及其周边地区的工作,历经两年时间,在广泛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研、室内样品分析以及资料整理,对东天山巴里坤塔格及周边地区石炭纪-早二叠世构造-岩浆演化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论文对研究区的沉积建造、岩石组合、沉积环境、岩浆活动特征以及岩石地球化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为一套滨海-浅海相沉积岩和火山岩组合,且具有多次的海退和海侵,沉积岩与火山岩之间关系明确,火山活动强弱变化较大,火山岩为典型的裂谷双峰式火山岩。早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属于相同的岩石成因类型,玄武岩源于亏损型地幔,流纹岩为玄武岩浆演化之后的产物;而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属于不同的岩石成因类型,玄武岩源于亏损型地幔,具有地壳物质的混染,流纹岩源于玄武岩浆底侵作用所产生的岩浆热力对地壳物质重熔的产物。研究区双峰式火山岩中玄武岩和流纹岩的特征与周边地区具有明显的差别。石炭纪研究区为古亚洲洋壳向先存的准-吐-哈陆块斜向俯冲,产生的侧向撕裂力拉张陆块而形成的裂谷,裂谷形成演化时间极短。早石炭世巴里坤塔格一带进入陆内裂谷的演化阶段,主要发育流纹岩和英安岩,玄武岩极少,晚石炭世裂谷开始闭合,其发展演化与北疆地区的洋壳俯冲和板块碰撞具有直接的关系,洋壳的俯冲和板块的碰撞过程与幔源岩浆相互作用,形成了研究区石炭纪独特的浅海相构造环境,且该区构造-岩浆演化及裂谷的形成过程均具有特殊性。研究区基性岩脉的侵入时间早于区内的挤压环境,后期还经历过热液蚀变作用,其侵入时间应为石炭纪末期-二叠纪初期的后碰撞阶段,与早二叠世北疆地区大规模幔源岩浆活动有关。在后碰撞阶段幔源岩浆底垫作用所导致的地壳伸展作用下,亏损地幔岩浆主要沿着早期的中酸性侵入岩中的裂隙侵入地表,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地壳物质的混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