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身处于一个信息发达与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每个人都准备好资源来迎接激烈地竞争与挑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这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能为国家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化学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是为解决化学学科中的各种问题,更是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奠定基础。本研究梳理了国内外SOLO分类理论的研究现状,以SOLO分类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阐述了SOLO分类理论在化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并借鉴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等理论要义,基于SOLO分类理论将“经验、知识、能力、观念、情感”可视化与结构化,为后续的研究以及教学干预奠定理论基础,还建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SOLO分类理论矩阵模型,用于调控教学和学习进阶。在相关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化学问题解决教学原则:主体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递进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实行分阶段、递进式教学;并结合“经验、知识、能力、观念、情感”设计了教学程序。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原则,对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提出了如下不同的教学策略:(1)促进前结构水平向单点结构水平发展教学策略:明晰学生起点,搭建学生发展平台;选择并创设合适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兴趣与思维;借助信息技术,促进认知发展;降低问题难度、提升学生学习信心;(2)促进单点结构水平向多点结构水平教学策略:重视积累、重视指导学生学习和思考;重视类比、辨析概念;抓关键词、化隐为显;(3)促进多点结构水平向关联结构水平发展策略:亲历问题的解决,形成迁移应用的意识;及时复习、建构知识体系;(4)促进关联结构水平向拓展抽象水平发展教学策略:精选习题,变式训练,促进迁移;总结反思,提升思维;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本次研究通过对桂林市某示范性高中高一部分学生以及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高一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了解当前化学教学现状,并以该中学的高一两个基础相当的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OLO分类理论设计化学问题解决教学设计,并将所提出的教学原则、教学程序、教学策略,融入实践教学当中,并在SOLO分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诊断学生学情以及思维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采用观察法、纸笔测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实践效果进行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将SOLO分类理论融入化学问题解决教学,有助于教师在教师调控教学;有助于学生调控学习;有助于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地。虽然本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限于研究对象、研究时间的局限性,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复杂性以及测量工具以及评价方式的制约,以及研究者自身经验与能力的制约,此次研究仍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与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