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加载下岩石动态断裂韧度测定的实验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leca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石是一种含有缺陷的脆性材料,其破坏过程实质上就是微裂纹产生、扩展及贯通的动态过程。爆破工程、采矿工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安全生产和生活的考虑使得岩石动态破坏时力学性能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断裂韧度作为缺陷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参数,也愈来愈为国内外岩土工程界所关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ISRM)于1988年推荐了测试岩石静态Ⅰ型断裂韧度的两种试样--人字形切槽弯曲梁(chevron bend-CB)试样和短棒拉伸(short rod-SR)试样,之后在1995年又推出测试岩石静态Ⅰ型断裂韧度的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c-CCNBD)试样。但对于岩石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ISRM至今没有给出适当测试试样及其测试方法。 因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测定岩石Ⅰ型动态起裂断裂韧度上。首先,为了试样制作和加载的方便,本文将已经成功进行静态岩石断裂韧度测定的边切槽圆盘(edge notched disc)试样推广到岩石动态断裂韧度的测试中,在大直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的加载下,成功测定了大理岩的Ⅰ型动态起裂断裂韧度值,并检验了SHPB的加载效果。本文另一个重要工作是结合SR试样的新型弯曲加载方式和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1989年推荐的人字形切槽矩形截面短棒试样,提出适于进行平面应变岩石Ⅰ型动态断裂韧度测试的矩形双臂梁(rectangular double beam)试样,并进行了该试样静、动态下断裂韧度测定,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在弯曲加载下,矩形双臂梁试样得到较好Ⅰ型断裂,并成功测定了该试样动、静态断裂韧度值。 另外,本文还通过边切槽圆盘试样,就加载速率对动态断裂韧度的影响作了一定的研究;同时,本文还通过矩形双臂梁试样,就相同的加载速率下切槽深度对岩石动态断裂韧度的影响作了一定的研究,并得出在矩形双臂梁试样动态断裂韧度测试中,切槽深度对断裂韧度几乎没有影响的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在博士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非线性弹性材料和结构有限变形的静、动力学稳定性问题,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模拟.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研究
随着细观力学的发展,多尺度分析方法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计算力学的研究热点,宏-细观尺度相结合的材料分析多尺度计算与均匀化方法研究已经构成了现代计算固体力学研究的重要方
杆、梁、膜以及板壳等多单元组合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到工程实际当中。用有限元软件对组合结构进行分析已不成问题,但是对组合结构截面优化却相对落后。鉴于此,本文对杆、梁、膜以
为解决多源告警中的复杂攻击难以被发现的问题,提出一种攻击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利用正则表达式匹配告警,将多源告警规范化为统一格式。对冗余告警信息进行压缩,利用强关联规则训练得到的规则集聚合同一阶段的告警,有效去除冗余告警,精简告警数量。利用滑动窗口对聚合后的告警进行划分得到候选攻击事件数据集,通过改进的PrefixSpan算法挖掘得到多阶段攻击事件的攻击序列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依赖专家知识的
本文设计制作了一种可以对室温下物体进行红外成像的仪器。这一仪器基于双材料微悬臂梁的热—机械响应原理来检测入射红外辐射。建立了基于非相干光空间滤波技术的高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