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音与胡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v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唐音乐是唐代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是外来音乐亦即胡乐,与本土音乐交融的关键时期。经历安史之乱,胡乐在唐王朝的发展日益扩大,而华音则呈逐渐衰落之势。音乐发展形势与当时藩镇割据的政治形态恰相呼应,势必引起士人的忧虑与紧张,进而对这种形势作出反应。其中,元稹、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张籍、王建、张祜等人积极表达自己的音乐态度,并逐渐渗透进诗歌的写作中,在当时具有典型性并形成一定影响。其他如杜佑、高郢、裴度、梁肃、李程、周存诸人也积极参与了音乐讨论。这些士人关于华音与胡乐的讨论,使得这一时期的音乐具有反映中唐政治、文化的特殊意义。本文围绕华音与胡乐这一中心问题,以中唐士人对于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态度作为研究对象,来关照中唐士人的思想与文学,也借此角度窥探安史之乱后士人对社会的反思与重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分析中唐音乐的发展背景。就胡乐来说,胡乐在初盛唐时期就开始兴盛,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宫廷。安史之乱后,胡乐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地方和民间,对军乐也有所影响;就华音而言,雅乐受安史之乱的冲击巨大,重要的发展因素被瓦解。虽然肃宗、文宗朝采取了一系列恢复雅乐的措施,但成效不大,在贞元、元和之际,也出现了相应努力,试图恢复礼乐的权威性。第二章探讨中唐士人对胡乐的矛盾态度。出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不少士人表达出强烈的反胡观念。其中,元白二人在新乐府诗歌中的反胡之声最具代表性,上升到了政治高度。正是中唐政治形势的严峻化,促使士人音乐文化心理发生转变,华音本位的思想得到强化,胡乐成为被排斥的对象。但抛开政治立场与士人身份,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自觉的流露出对胡乐的喜爱之情。这一矛盾的音乐态度实际是士人音乐思想在不同层次多元反映。琵琶作为典型的胡乐乐器,士人对它的态度有一定代表性。第三章分析中唐士人对传统音乐的态度及文学表达。面对日益衰败的传统音乐,中唐士人试图通过音乐复古的方式,来重新构建华音发展的体系。首先是对礼乐的重建,白居易、柳宗元二人能够自觉站在国家立场,完成“正礼作乐”的礼乐构想与实践。其次是乐府观念的复与变。张籍、王建主张学习汉乐府民歌传统,属于复古层面。而元白的新乐府观念主张诗乐结合,属于对乐府观念的更新。最后,以中唐士人对琴乐的大力提倡作为个案,可见士人对雅正的音乐追求。第四章探讨中唐士人对流行音乐的文学实践。中唐时期胡、俗二乐相互交融,社会享乐之风盛行,音乐呈娱乐化发展趋势。基于这种音乐风气的漫衍,燕乐快速的发展,主要集于江南、四川两地。相应的白居易、刘禹锡对文人词创作积极尝试。同时,一些文人另辟蹊径,化俗为雅。其中,刘禹锡的《竹枝词》是对巴楚民歌的借鉴与改造,张祜诗歌中也包含着谣曲风俗的书写。他们对民间俗乐的文人化书写,使民间俗乐被更多人接受、传播。中唐士人对音乐问题的思考与反思,关涉到古代的音乐观、文学观、文化观,也能说明其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态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本土投行,他们是中国金融行业的新兴力量,并为未来本土投行和国外投行之争带来了各种可能。    站在外滩,黄浦江对岸,矗立着以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和将要建成的环球金融中心为代表的摩天建筑群,体现了上海作为现代中国经济最具潜力的发展成果。而外滩,是在上世纪被誉为远东华尔街的“万国建筑群”,那些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蕴含着上海曾经的殖民时代。它们从昔日的买办阶层开始的,其背后隐藏着日后影响全球经济
诈骗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财产型犯罪,它与盗窃罪都被规定于我国现行刑法分则的第五章侵犯财产罪。通常情况下两罪并不会发生混淆,但是在某些盗骗交织的案件中,既存在盗窃成分又利用了诈骗手段,这两种犯罪便出现了难以区分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诈骗罪中处分意识的必要与否”目前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从构成要件来看,盗窃罪是违背被害者意思的占有支配关系的转移,而诈骗罪是经由被害者有意的占用支配关系之移转,二
消费升级背景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民消费水平逐步从保障温饱向追求富裕过渡,国家消费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不再仅仅着眼于产品的质量、
一、基础研究的传统特点及其当代变迁1.基础研究的概念基础研究是指以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成果是整个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对技术
西起新疆轮南,途径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最后到达上海,全长4000公里,管径1016mm,建设投资1400亿元,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第一期西气东输工程,由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常规地震勘探技术难以解决某些岩性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等复杂油气藏的勘探问题,于是勘探工作者纷纷把目光投向多波勘探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