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刑事判决书树状信息结构研究——基于河南一审刑事判决书语料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da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判决书是司法公正的载体,是司法文明的具体展现。判决书自从2009年上网以来,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中文刑事判决书文本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有着其特殊的树状信息结构。因此这一课题是法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法律语言问题的重要内容。本文选用河南省一审中文刑事判决书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中文刑事判决书的信息结构研究。国内有关判决书的研究多见于其它理论分析,有关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研究以及运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借助于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杜金榜,2007:43),利用信息点标注、信息分类标注和信息源标注的方法,对河南省一审中文刑事判决书研究,辅以数据统计,分析其树状信息结构。首先文章简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问题相关内容。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概述了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在法律语言学中的应用,并指出国内在此领域研究的不足。其次具体阐述研究的指导理论。再次本文以河南省不同城市和不同县市的判决书为例,探讨了中文刑事判决书的树状信息结构。最后文章总结河南中文刑事判决书的树状信息结构特点、文章局限性及研究过程、并展望未来研究。  研究表明,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作为法律语言学理论,可以用于分析中文刑事判决书,揭示出中文刑事判决书的信息结构特点。作者希望本研究能从语言学的视角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中文刑事判决书,关注法律语篇树状信息结构这一法律语言学理论及其运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研究了低温高活性(LTHA)Pd-Ni-Al涂层在1050℃的循环氧化和Na2SO4熔盐中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Pd-Ni-Al涂层抗循环氧化性能优于单渗铝涂层;在900℃Na2SO4熔盐中的高温热腐蚀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 (EIS)、极化曲线和高压釜实验装置 ,分别在CO2 饱和及高CO2 分压下的模拟油田产出水中 ,对IMC 871 G缓蚀剂的电化学行为及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