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审计是保证我国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守护神”,而政府审计质量又是评判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审计工作成果的有力指标。因此,政府审计质量的水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确立和完善,政府审计质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点。政府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政府审计质量的探讨也更加激烈。如何在有限的审计资源下作出更多质量更高的审计成果是目前政府审计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开展对政府审计质量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入手,研究不同机构设置下和不同地域差异下的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之间存在的差异。目前学者们对于政府审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分析基础下的规范性研究,作者在借鉴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政府审计质量衡量指标体系,选取2004-2013年度政府审计工作情况统计表中与政府审计质量相关的数据,并将政府审计质量衡量指标进行数值设计。同时,本文利用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ROC曲线)能够将不同诊断指标对疾病的识别能力进行比较的原理,构建了政府审计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分析:(1)不同机构设置下的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和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之间反映政府审计质量的各力度指标存在的差异;(2)不同地域差异下的东部地区审计机关和中西部地区审计机关之间反映政府审计质量的各力度指标存在的差异。根据ROC曲线绘制出政府审计质量评价模型ROC曲线图,可以得出审计署直接领导下的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的揭示能力要明显强于双重领导体制下的地方审计机关,而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整改纠正能力和审计建议落实情况则优于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同时,东部地区的地方审计机关的揭示能力优于中西部地区的地方审计机关,而在审计整改纠正能力和审计建议落实情况虽然稍有优势,但优势不明显。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政府审计理论界研究审计质量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该方法利用定量模型来研究政府审计质量,客观性强,避免了过去以主观指标为主的描述方法的缺陷。同时,本文选取了最新的数据指标,针对性、时效性较强,对当前的政府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