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蠊对雄性肉鸡生产性能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onf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美洲大蠊为研究对象,研究美洲大蠊对雄性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肠道抗菌能力和肉质性状的影响,以待能为美洲大蠊作为昆虫饲料原料或功能性添加剂在肉鸡配合饲料中使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495只1日龄雄性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3只。处理Ⅰ、处理Ⅱ为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对照组,处理Ⅲ、处理Ⅳ、处理Ⅴ分别用2.0%、1.0%、0.5%的美洲大蠊虫粉替代基础日粮中秘鲁鱼粉,比较各处理肉鸡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肠道抗菌能力和肉质性状。试验全程按肉鸡营养需求分为0~3周龄和4~10周龄两个阶段饲养。试验结果:①生产性能:10周龄,三个美洲大蠊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料重比分别降低了8.06%(P<0.01)、6.05%(P<0.01)、5.24%(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分别降低了4.60(P<0.05)、2.51%(P>0.05)、1.67%(P>0.05);处理Ⅲ的体增重最高,死亡率最低,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3.45%(P>0.05)、1.87%(P>0.05),降低41.67%(P>0.05)、28.59(P>0.05);三个美洲大蠊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尿素氮和尿酸含量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②免疫功能:6、10周龄脾脏、胸腺、法氏囊指数以处理Ⅲ最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10周龄的三个美洲大蠊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含量均有提高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③抗氧化功能:4、6、8、10周龄的血清中T-AOC值均以处理Ⅲ最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4、6、8、10周龄的SOD值均以处理Ⅲ最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4、6、8、10周龄的MDA值均以处理Ⅲ最低,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④肠道抗菌能力:10周龄盲肠中大肠杆菌数,美洲大蠊处理组Ⅲ、Ⅳ、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以处理组Ⅲ最好(P<0.01)。⑤肉质性状:10周龄,处理Ⅲ、Ⅳ、Ⅴ的肌肉pH值、滴水损失率、肌肉剪切力、熟肉率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不显著(P>0.05);10周龄,对处理组Ⅲ肉鸡无公害检测结果表明:处理Ⅲ(2.0%虫粉组)的鸡肉重金属元素、微生物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结论:1.美洲大蠊作为昆虫饲料原料在雄性肉鸡配合饲料中可替代鱼粉,且有提高雄性肉鸡生产性能的作用。2.美洲大蠊能显著提高雄性肉鸡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抗菌能力,具有促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功能。3.美洲大蠊的作用效果与添加剂量存在正比关系。4.用美洲大蠊饲喂雄性肉鸡,不影响肉鸡的肉质性状,鸡肉可达到无公害标准。
其他文献
天之威动,其象为雷.“雷”作为一个文化关键词,其语义演变经历了从自然天象到易经卦象再到互联网语象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远古时代的甲骨文书写刻缕出“雷”的神话底色和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在麻醉疼痛学科的普及,多种由超声引导的筋膜间平面阻滞广泛应用于躯干的区域麻醉和疼痛管理,包括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鞘阻滞、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期刊
目的 运用德尔菲法制定医院“新技术、新业务”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评价的实证结果,探讨“新技术、新业务”是否提高了该领域医疗质量,讨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文献复
目的建立■外翻足三维数字模型,通过模拟Ludloff截骨手术,比较术前术后各项参数的变化,预测术后疗效及并发症,为临床进行■外翻Ludloff截骨术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11例(13足)在本院足踝外科治疗的■外翻患者,模拟手术前后对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外翻角(HVA)、第1~2跖间角(IMA_(Ⅰ~Ⅱ))、第1跖骨长度、第2跖骨相对长度、第1
能值分析理论是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新理论,为生态系统和复合生态系统开辟了定量分析研究新方法,它以太阳能值为统一尺度,找到了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流进行综合分析
本试验于2006年5月28日至9月28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的红沙草原化荒漠草地上,重点探讨山羊畜群在不同放牧强度下对植被、体重和牧食行为的影响以及山羊和绵羊畜群在相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