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迅猛发展,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时代正在到来。“大数据”的兴起代表着数据生产与使用的社会化,它将给我国政府统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目前各方面对基础数据和统计分析的需求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政府统计部门数据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为视角,分析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供需现状以及大数据对政府统计的冲击,同时通过研究政府统计CPI与大数据技术下产生的淘宝iSPI之间的联动关系,探索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首先,通过整理和分析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大数据及政府统计数据的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总结了大数据的概念及特征意义,归纳了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生产相关内容,指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政府统计机构权威、统计数据生产流程、以及政府统计职能造成巨大冲击。接着系统地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统计数据的供给与需求现状,比较了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数据供给与需求的新变化,并分析了当前政府统计数据供需之间存在的不匹配状况。其次,以CPI为例对于大数据在政府专业统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归纳和比较了我国政府统计CPI与大数据应用代表淘宝iSPI的数据来源与权重选择,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政府统计CPI与淘宝iSPI两者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表明大数据技术下产生的淘宝iSPI能够作为CPI的完善和补充,同时我们应该适当地将部分网络零售商品纳入政府CPI统计中去,并就政府统计CPI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来源与权重确定进行了探讨。最后,在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当前政府统计大数据技术运用局限,并就如何改进才能更好地面对当前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转变政府统计思维,提升大数据应用水平;建设政府统计大数据平台,加快相关技术开发;深化统计改革,重塑政府统计生产流程;完善统计法规、保障数据安全与数据隐私;培养大数据技术人才,加强国内外优秀经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