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为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校健康教育的要求,提升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本研究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为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奠定基础,为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论文和大学生健康教育内容。研究方法:选用VOSviewer对主题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期刊论文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密度视图和聚类网络视图探讨该领域研究热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文献计量法拟定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各级条目;采用德尔菲法对条目进行筛选与调整;选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研究结果:1.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论文的数量从1987-2008年整体呈增长趋势,2009年后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热点演变表现为在1987-1997,除大学生、健康教育、高校这些主题词以外,具有实质健康教育内容的关键词很少,主要为心理健康教育。1998-2008年,大学生健康教育关键词数量迅速扩增,体育教学、精神卫生、性与生殖健康、学生保健服务、饮食、营养等关键词开始显现。2009-2019年,茶文化、积极心理学为新兴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高校体育等研究减少已无法单独聚为一类,精神卫生研究领域扩大且内容更加丰富,健康素养、避孕、男性同性恋等关键词逐渐凸显。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主题分为7类,主题1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2为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知信行研究,主题3为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及课程改革,主题4为大学生精神卫问题相关研究,主题5为学生的健康素养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相关研究,主题6为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主题7为青少年常见有害健康行为。2.两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64.1%和100%,收集专家修改意见70余条;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分别为0.329和0.335;专家权威程度(专家学术水平0.936、专家判断依据0.936、专家熟悉程度0.808)综合得分0.89,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包括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生命与安全教育行动、科学知识普及行动一级条目4个,二级条目11个,三级条目40个。3.选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条目的权重值,一级条目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生命与安全教育行动、科学知识普及行动的权重值为分别26.68%、25.60%、24.30%、23.43%,最后利用概率乘法原理计算出各级条目的组合权重。4.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价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的可靠性,用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α)表示,内容体系总体Cronbach α为0.946,一级条目的Cronbachα系数为0.581,其余各部分的Cronbachα系数在0.613-0.845之间,说明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可靠性高。研究结论:1.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发展近三十余年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热点有所转变,研究主题可分为七类。2.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充分合理,可信可用。建议:1.完善高校健康教育的政策与法律,建立高校健康教育治理体系。2.高校需要建立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队伍。3.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4.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传染病疫情健康教育。5.倡导将中医养生项目纳入高校健康教育,注重提升大学生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创新点:本研究将大学生健康教育所需全部内容作为研究整体,在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构建内容充分、权重分配合理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行动内容体系。经文献检索,尚未发现相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