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fcsyang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技术联盟作为当今国际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的一种崭新模式,越来越被学者们所关注。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因素所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跨国组建联盟来获得所需的业务技术、市场信息、管理经验等知识要素,并在联盟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但是有数据表明,许多跨国联盟组织的运行并不顺利,联盟组织的目标无法完成。很多学者都把跨国联盟失败的原因归结到文化差异,指出文化差异是阻碍联盟内知识转移的障碍。跨国技术联盟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许多方面,是跨国技术联盟与一般技术联盟差别的主要之处。它体现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联盟成员所具备或体现出的不同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工作态度、责任体现、沟通方式等。研究这种不一致作用到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对知识转移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提高跨国组建技术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效率,对指导实际联盟管理和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化差异作为跨国组织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问题。现有关于跨国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将文化差异视作一个情景变量,较少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同时,现有研究也较多把文化差异视作阻碍知识转移的障碍。本文以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过程为切入点,分析文化差异在知识转移不同阶段的作用机理,以重新审视文化差异在跨国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作用。首先,在对联盟组织中知识转移过程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文化差异背景下联盟知识转移过程的分析框架,发现文化差异作为一个环境因素,会对跨国组织知识转移的整个传递及吸收过程进行随时随地地影响。其次,通过对组建动因和联盟组织特征的分析,针对跨国技术联盟的特殊性剥离出其与一般技术联盟之间的特别之处——文化差异,并对这一关键因素进行了剖析。从国家文化和企业组织文化两个维度分析文化差异,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企业组织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并得出跨国技术联盟组织中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国家文化的结论。然后对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在文化差异情景之下分析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机理,即建立一个跨国技术联盟中文化差异因素影响知识转移机理的模型,并进行不同情境下的推理验证。第三,从系统动力学视角研究跨国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的过程,考察了文化差异在知识转移不同阶段对知识转移绩效体现出来的不同影响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不同阶段的文化差异影响作用机理,这些阶段分为知识转移发生过程、知识转移的传导过程和知识转移吸收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过程的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在Vensim PLE软件的支持下对模型进行了系统的仿真模拟,得到以下结论:文化差异在知识转移发生阶段可以视作资源或动力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在知识传导阶段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会加大对转移机制的投资和建设以提高知识转移量、在吸收阶段文化差异对知识吸收的影响较小且还可能阻碍知识的吸收。在实证研究中,以一中国企业与国外外国公司组建的技术联盟为例,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该跨国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三个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以验证理论研究得出结论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反体制政党"概念如今广泛运用于学术文献中,但是此一概念的历史渊源与学术定位在国内学界尚鲜有讨论。从"反体制政党"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到"关联性"反体制政党与"意识形态性"
"×门"族词进入汉语后,近年来,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使用的频繁化和泛化,它已然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构式。本文试从"×门"构式的特征及生成机制出发,对其进行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地铁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地铁的供电方式存在多样化,本文选取集中式供电这一供电方式,从外部电源的选取、牵引变电所位置的选取、供电方案的综合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开始从欧洲传入中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大量传入中国,但其主要来源地变成了日本;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社会民主主义思潮伴
随着"考研热"的不断升温,考生对考研信息需求量也不断增大,网络在提供考研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不能满足考研者的需求,结合考研信息需求与网络特征,可以采取收集整合
<正>打一针就会让眼角暴露年龄的纹路消失,或让松弛的肌肉变紧……不少人把注射美容视为保持年轻貌美的秘密武器。本期我们请来专家为大家解读关于注射美容的的二三事。微创
CO在现代工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尤其是C1化学的日益发展,CO已经成为一系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和中间体的重要原料。价格低廉而数量又丰富的CO来源以及先进的CO分离技术,会
本课题的工程背景是新型轻量化系列桥式起重机设计技术项目,桥架的结构优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样机的优化有利于为下一步系列桥式起重机的优化奠定基础。桥架是桥式起
当今社会能源问题日益紧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已经势不可挡。为了更好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进一步挖掘节能汽车的潜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节能汽车的节能潜力并尝试
<正> 一、前言许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对人类的思维进行着种种探讨。康德(I.Kant)认为,认识的材料完全是由经验得来的,但是人在认识这些材料时,由于人心有其本身的构造,必须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