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产业自主创新的政府R&D补贴决策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对于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引进与模仿是较为普遍的提升产业技术能力的途径,但容易引起技术依赖并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要改变产业技术领域的被动局面,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但在技术基础、人才资源、资金实力等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仍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我国的TD-SCDMA,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完全被国外产业垄断的基础上,依靠自主研发,在几乎空白的产业基础上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建立了覆盖整条产业链的整套技术体系,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上与国外技术平等竞争,实现了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追赶。而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TD-LTE已在国际竞争中初步占据优势地位,有望形成对外的技术扩散并实现技术反超。移动通信技术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关系到价值上万亿元产业的竞争力和国家的信息安全,因此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回顾TD-SCDMA的研发与产业化历程,能够在产业力量极度孱弱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在国外竞争对手WCDMA、CDMA2000悬殊的资金、技术与市场实力对比下逐步发展壮大,可以说走过了一条极不容易的道路,对于我国在技术后发的情况下实施产业层面的自主创新战略,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在TD-SCDMA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支持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政府的种种支持举措中,R&D补贴发挥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在TD-SCDMA产业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政府的R&D补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TD-SCDMA的初期研发阶段,企业在投入研发资金的决策上陷入两难困境。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讨论政府进行R&D补贴的决策条件,并对政府实际采取的补贴措施进行分析。在TD-SCDMA的产业化阶段,政府的R&D补贴进一步增加。通过构建三阶段博弈模型,基于对补贴合理力度的讨论,测算了政府补贴对企业自有R&D投入资金的挤出效应的可能性及挤出条件。通过对不同补贴方式与额度下的R&D投入、企业产能以及社会福利的比较,分析产业化阶段政府R&D补贴的最优方式以及相应的最优补贴额度。对政府针对TD-SCDMA的实际R&D补贴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在TD-SCDMA的技术扩散阶段,TD-LTE已初步占据有利的领先地位,但其供应链体系与消费市场呈现更多的国际化特征,因而须考虑政府R&D补贴是否会更多地转化为国外供应商与消费者的福利。基于模型测算,得出政府应如何根据研发与市场特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补贴方式以及相应的补贴比例。针对TD-SCDMA产业链内部进行R&D投入纵向协调的迫切需求与协调困境,构建模型模拟讨论纵向协调的障碍条件、可能的协调比例,并分析R&D投入纵向协调对产业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基于TD-SCDMA产业链R&D投入纵向协调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讨论政府此时应如何根据产业链的不同组织情况,选择最优的R&D补贴策略。政府的R&D补贴是TD-SCDMA产业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变量。从产业技术发展周期的角度,以TD-SCDMA为例对自主创新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补贴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府R&D补贴政策对产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并科学客观地评估既有实践的利弊得失,同时也有助于为政府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以更好地支持我国其它技术落后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赶超。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上海石化海堤前沿海域共计3个定点的流速、流向、含沙量和悬沙粒度大潮同步变化过程资料,其中1个定点的流速、流向、含沙量和悬沙粒度大中小潮变化过程资料,以及21个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重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也对传统零售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当前,零售企业整体业绩下滑,面临来自电商行业的激烈竞争,自身所固
遵循"一个理念,两项策略,三点提高,四个变化"的核心思想,构建了"课程视频提前推送-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提高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污水厂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关键的一环。而污水厂管道安装直接关系着污水厂后期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运行,这就对污水厂管道安装施工技术提出了更
基于5个典型棚户区改造公众参与案例,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当下我国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发掘可借鉴经验,并从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参与的组织化程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用电能量快速增长,在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步伐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农村电力建设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