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众多淤泥质港口,需定期进行清淤工作,给港口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适航水深技术的提出缓解了部分压力,但仍存在因浮泥的沉降而适航厚度减小的问题。有报道提出胞外聚合物可以延缓港口浮泥的沉降,提升适航水深技术的利用价值。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是由微生物在一定环境下分泌的高分子质量的聚合物,主要由多糖、蛋白质等组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目标是筛选高产胞外聚合物的菌株,对其延缓浮泥沉降的性能进行测定,了解所产胞外聚合物的性质,进一步对胞外聚合物延缓浮泥沉降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本研究以不同港口所取泥样为原材料,经筛选得到了16株产胞外聚合物的菌株,以zh-14号菌株产量最高。经16S rD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为Burkholderia(伯克霍尔德菌)。进一步对其产胞外聚合物培养基进行优化,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优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NH4Cl;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蔗糖、NH4Cl和MgSO4为变量,采用Box-Be 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优化,最终确定产胞外聚合物的最优发酵条件组合为蔗糖21.0 g/L, NH4Cl 1.1 g/L, MgSO40.2 g/L, KH2PO41.0 g/L Na2HPO4·12H2O 2.0 g/L, CaCO3 1.5 g/L,变量间两两交互作用不明显。胞外聚合物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主要由多糖组成,含量约47%。实验发现利用DEAE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的多糖特性粘度为800.6 mL/g;进一步采用HPLC测定了其单糖组成,结果显示主要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比例为0.06:0.19:1.00:0.09:0.48,此外还含有少量半乳糖醛酸。最后,测定了不同胞外聚合物浓度下浮泥沉降性能,结果显示随EPS浓度增大浮泥沉降速度变缓,当EPS达到0.8g/L时,实验期间内未检测到浮泥的沉降。通过表面电荷、粒径及粘度的变化,推测胞外聚合物延缓浮泥沉降机理可能为:胞外聚合物与带负电浮泥颗粒作用形成稳定双电层结构,颗粒间产生“空间斥力位能”。由于静电斥力作用,细颗粒间相互接近和碰撞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作用受到抑制,颗粒更易于分散为粒径较小颗粒。此外,胞外聚合物的加入改变了浮泥体系的水质条件,体系粘度随之改变,在粘度和电荷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延缓浮泥颗粒沉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