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脾软肝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u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益脾软肝方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症状积分、肝功能、血常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脾超声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益脾软肝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在短期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对照、非盲法的原则,按标准纳入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给予同等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以益脾软肝方,每日1剂,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给以复方鳖甲软肝片,4片/次,每日3次,疗程为12周。观察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并量化积分)、肝功能、血常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脾超声、肝脏弹性参数值等指标在各组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价益脾软肝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结合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等评价益脾软肝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安全性。结果:1.受试者入组情况: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既往治疗史、肝功能、血常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脏弹性参数、超声等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2.肝功能变化: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ALB,GLO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2周ALT,GLO,治疗4周TBIL的改善更明显(P<0.05);3.血常规的变化:两组在治疗后WBC与PLT的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两组治疗后HA、LN、P-Ⅲ-P、Ⅳ-C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经治后HA、LN、P-Ⅲ-P、Ⅳ-C等血清肝纤维指标的改善亦未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超声变化:两组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脾脏厚度及长度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值改善更明显(P<0.05);6.肝脏弹性参数值的变化:两组治疗后的肝脏弹性参数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2周肝脏弹性参数值下降更明显(P<0.05);7.症状积分:两组均可改善患者不适症状的症状积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8.安全性指标: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尿液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均未发现有临床意义的变化。结论:益脾软肝方可以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升高WBC、PLT水平,缩小脾脏、降低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降低肝脏弹性参数值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益脾软肝方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安全、有效的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宁血汤治疗子宫腺肌病所致月经过多(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此类病证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方法:筛选出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等13部门印发了《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许多破产法专家撰文或接受媒体采访,热议这个
报纸
以β-甘露聚糖酶对海洋红酵母进行破壁,向50m L经过发酵72h的发酵液中加入甘露聚糖酶,酶解一定时间后,将其添加到已制备好的发酵饲料中,通过测定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来
天津蓟县剖面的中元古界雾迷山组是一套厚达3 300 m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广泛发育具有近似对称相序组构的雾迷山旋回层,属于特殊的环潮坪型碳酸盐米级旋回层序。在对旋回层内
本文以跨中设吊索的简支梁(单索斜拉桥模型)为例,分析了不主动张拉吊索时的结构内力与位移状态,进而通过梁弯矩平方和最小,求解了主动张拉吊索(控制锚头拨出量,改变吊索无应
<正>金季玲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师从国医大师、中医妇科泰斗夏桂成教授,也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金教授从
目的观察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
高达1200亿元的包装饮用水市场总容量几乎囊括所有的饮料巨头在关乎健康的关键问题上,国家标准却对行业龙头企业无约束力一家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为何游离在国家标准之外而低就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剧增以及军人特殊的职业和工作环境,使得军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诱惑与抉择,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非常不利于官兵身
教师个人历史的提出是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根本性问题的理解,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外在的规划、控制走向内在的理解、发现。教师个人历史隐藏着教师的教育信念、价值判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