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催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低能耗等特点,因而在环境保护、能源转换、新物质合成等多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多种改性手段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是将这一技术推向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该文利用XRD、TG-DTA、SEM、TEM、XPS等多种测试手段,从氧化和还原两个角度对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表面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改性机制,分析了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催化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无污染、低能耗等特点,因而在环境保护、能源转换、新物质合成等多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多种改性手段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是将这一技术推向实际应用的重要环节.该文利用XRD、TG-DTA、SEM、TEM、XPS等多种测试手段,从氧化和还原两个角度对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表面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改性机制,分析了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关系.通过在TiCl<,4>水解过程中施加超声辐照,室温下合成出具有单一锐钛矿型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小于20nm的TiO<,2>在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均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利用浸渍法制备了第四周期Cr、Mn、Fe、Co、Ni、Cu六种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利用XPS等手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变价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捕获光生电子和随后的界面上电子传递过程,因而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都优于单一价态的离子掺杂.光催化活性与表征掺杂离子捕获电子能力的量Ea/r(电子亲和势和离子半径的比值)间呈现火山型关系曲线,即捕获电子能力适中的铜掺杂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活性.在光催化氧化反应中,表面吸附氧活泼性影响光生电子的捕获效率,因而影响光催化氧化性能.利用XPS、XRD、SEM、TEM等手段对不同方法掺铜所得催化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掺铜方法不同,铜元素在催化剂中的分布及存在状态不同.铜物种在表面的分散、较高比例的吸附氧及Cu<+>/Cu<2+>的存在有利于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比起水解沉淀法、机械混合法,浸渍法更容易实现上述因素的优化,因而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活性.复合半导体基础上进一步掺铜得到铜锡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复合半导体耦合效应使电子-空穴得到有效分离,铜掺杂强化界面电子传递过程,因而使催化剂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与纳米二氧化钛或单一改性催化剂相比,光催化降解甲醛完全矿化时间缩短了60-66%,而在光催化还原CO<,2>反应中还原产物总量提高了33-72%.为了进一步加深对铜离子掺杂改性机制的认识,利用光化学还原法,在复合半导体基础上沉积贵金属钯制备了钯锡改性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与铜锡改性纳米TiO<,2>的光催化还原性能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具有更高的生成甲醇选择性.分析表明,造成上述差异主要是由于两种改性手段对光生电子传递过程的影响不同,从而对催化剂性能改善程度不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维生素C是否通过调节PPAR-α靶基因抑制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小鼠模型。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组和维生素C组。每组均为10只小鼠。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连续喂养15周;NAFLD组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5周;维生素C组采用高脂饲料及维生素C连续喂养15周。喂
放煤规律始终是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研究中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以不连沟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开展破碎覆岩、层状覆岩和含破碎层的层状覆岩,三种覆岩条件下顶煤放出规律的相关研究。首先,根据顶煤放出过程中待放区内的顶煤堆积密度变化,结合散体颗粒的Bergmark-Roose运动模型,对顶煤放出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匀变密度函数的放出体模型,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层状覆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焦亡作用。方法1μmol·L~(-1)醛固酮诱导HK2细胞焦亡,采用补气活血解毒方含药血清和依普利酮干预。实验分组:对照组(Cont)、醛固酮组(Ald)、补气活血解毒方干预组(TCM),依普利酮干预组(EPL),24h药物干预后收集细胞检测。TUNEL标记HK2细胞DNA损伤;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b
本课题研究了裂解C9加氢的适宜工艺条件,测试了反应器入口温度,液相空速,操作压力和氢油体积比对加氢结果的影响。结论是裂解C9馏分原料加氢后,可作为低硫低烯烃高辛烷值的清洁汽油调和组分。根据M厂的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预设计及经济技术评价,按现有C9量拟建18kt/a规模的C9加氢装置,根据流程模拟计算确定主要设备,拟定工艺操作条件,进行物料平衡及消耗定额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这是一个较好的项目。
钛作为一种银白色金属,是二十世纪出现的最引人注目的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具有一系列特殊性能,如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低温和适用温度范围广等,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了多种冶炼钛工艺,其中Kroll法是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方法,该法是将富钛料氯化、精制为TiCl4蒸气,再用金属镁还原为海绵状金属钛。这种传统工艺由于流程长、工序复杂等因素而使钛生产成本居
近年来,具有特殊尺寸和形貌的无机新型材料的可控合成己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这些材料在催化、医药、电子、陶瓷、颜料、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常,材料的形貌控制比尺寸控制更加难以取得和达到。然而,生物系统利用生物大分子作为模板、协同调节剂或基质,能够精确地控制生物矿化过程,导致具有特殊形貌和功能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形成。通过仿生合成的方法制备具有复杂形貌和特殊晶型的无机晶体已经成为当
脂肪酸是生油的重要母质,其在自然界中主要以脂肪酸酯的形式存在。本文选择十八烷酸甲酯为模型化合物,以抽提有机质的S和S烃源岩为载体,模拟S和S烃源岩的地质条件,对常压和高压下矿物低温催化脂肪酸酯水解及生烃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脂肪酸酯水解及生烃的动力学研究是对矿物催化作用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模拟实验。研究内容包括:反应时间、pH值、盐度、反应温度以及压力等因素对脂肪酸酯水解
独塔斜拉桥的几何非对称特性导致其应力和变形不同于一般同类桥,大宽跨比正交异性钢箱梁的薄壁结构使得其受力及变形更为复杂,用常规方法难以精确给出变形和应力值。贾鲁河大桥即是这样一个例子,而且复杂性进一步增加。120m的主跨分成三部分:从主塔开始的100m是正交异性钢箱梁,紧接的8m过渡段与12m的混凝土梁段衔接,后者系从对岸墩台伸出的悬臂段。由于钢箱梁宽度达54.8m,
稀土发光材料应用于彩电显像管、计算机显示器、照明、医疗设备等方面,其研究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课题主要研究可应用在照明和X射线增感屏上的稀土荧光粉的制备、发光性能分析和它们的物性表征。稀土铕离子(Ⅱ)掺杂的硅酸盐基质发光材料种类繁多,本文的研究分两个体系,主要是:镁黄长石结构的Ba2MgSi2O7:Eu2+稀土荧光粉;长石型的碱土铝硅酸盐MAl2Si2O8:Eu2+(M=Ca、Sr)
长白山白眉蝮蛇(Agkistrodonblomhoffiiussurensis)蛇毒Gln49磷脂酶A2同源物,经SDS-PAGE检测为一条带,分子量为16kDa左右。具有抗凝血活性、肌肉毒性,但缺乏磷脂酶A2活性。本文通过该蛋白质对不同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细胞内蛋白表达的分析,表明其具有细胞毒性。MTT方法检测结果表明:Gln49-PLA2对MCF-7、Hela、ECV-304、K562和HL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