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全膀胱切除术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fei1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保留性神经全膀胱切除术的技术特点,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03月至2018年0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临床学院开展的12例保留性神经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5~65岁,术前全膀胱切除指征明确,勃起功能正常,国际勃起功能量表-5(IIEF-5)评分大于17.0分。手术范围包括膀胱前列腺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注意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副阴部内动脉和耻骨膀胱复合体。术后对患者进行规律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药物治疗,利用IIEF-5量表随访评估其术后第3、6、12个月时的性功能,分析全膀胱切除术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保留性神经的技术优势及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12例手术均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切缘均阴性,术后病理为肌层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细胞癌或原位癌,其中9例T2N0M0期及以下,1例T3aN0M0期肿瘤,2例原位癌。3例患者因尿道保留较短、1例高度怀疑括约肌损伤而采取Brick回肠膀胱术;8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完全体内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7个月),8例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术后尿控良好,无肿瘤复发转移。术后第3、6、12个月进行IIEF-5评分,分别平均为10.9±6.9分、12.3±6.9分和14.1±8.0分。随访第12个月时,其中有5例(41.7%)患者在药物辅助下可保持足以获得满意性交的勃起功能,3例(25%)有勃起但无法进行满意性交,4例(33.3%)无勃起功能。4例无勃起功能患者考虑1例与尿道括约肌损伤相关,另外1例可能与尿道保留较短相关,剩余2例原因考虑为神经解剖变异。满意完成性生活的5例患者,术后第15个月停用他达拉非,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较前下降,但仍能成功地进行性生活。结论对于经过严格筛选的渴望保留性功能的膀胱癌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勃起功能,术后患者尿控良好,肿瘤清除安全性高,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临床术式。但是该术式对设备要求高,手术操作复杂,对术者有较长的学习曲线。同时完善的术后管理对性功能的恢复也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有机杂化硫代砷(锑)酸盐晶态材料结构新颖,是一类集电学、光学和半导体材料等于一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稀土配阳离子具有磁性、荧光和催化性能,若把稀土配阳离子引入硫代砷(锑)酸盐骨架中,不仅可获得新型稀土硫代砷(锑)酸盐,还可把稀土配阳离子的特性引入到硫代砷(锑)酸盐中,这样起到性能互补的作用,从而扩大其应用领域。本文探索了Ln/As(Sb)/S/有机醇胺溶剂热反应体系,合成了4个体系稀土硫代砷(锑)酸
研究背景与目的: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安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临床上治疗丙肝,除经典的利巴韦林合并干扰素疗法外,主要是使用一般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国内外已经陆续开展了针对HCV保守蛋白和关键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研究,但是目前市场尚未有治疗丙肝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问世。本
《加纳宪法》保证在各级教育和加纳所有地区提供教育设施,但不幸的是,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教育设施,拥有这些设施的学校也处于恶劣的状况。因此,许多研究都是关于设施可用性对学生的影响。这些研究评估了各种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但对于学业结构的可用性和功能性对学业成绩和入学率的影响却不多见。本研究分别探讨了加纳大阿克拉地区和阿散蒂地区各大专院校的设施可用性(AFA)对学业成绩(AP)和学生入学率(E)的影
学位
学位
重金属离子Cu2+常用作染色过程中的媒染剂,所以染料和Cu2+常共存于纺织工业废水中。罗丹明B(RhB)是主要应用于造纸、纺织和水的荧光示踪剂等,它会刺激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系统,对人类和动物还存在一定的慢性毒性和致癌性。据报道RhB与重金属Cu2+的联合毒性普遍比单一毒性更加严重。但现有技术多只针对去除单一的Cu2+或RhB,且此类技术对目标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改进已建立的去除单一污染物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术中净入量与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短期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导致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京鼓楼医院麻醉手术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算出术中净入量(ml),根据入组及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691例患者,并将术中净入量,以百分位法将其分为三组,即低于25%组(低净入量组/相对限制性输液)、2
背景在全世界范围内,肺癌(lung cancer,LC)的发病率仍然在持续上升,肺癌已经是全球发病率最高、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近年来,嵌合性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淋巴细胞(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已经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CAR-T细胞治疗应用于实体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