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喉及喉咽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目的:通过分析我科诊治的喉及喉咽部肿瘤病例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7例喉及喉咽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史资料,并电话随访。结果:87例患者中有喉恶性肿瘤73例,喉咽癌14例。87例患者中鳞形细胞癌84例(96.55%),小细胞癌2例(2.30%),肉瘤1例(1.19%)。鳞癌中,高分化12例(14.29%),中分化35例(41.67%),低分化37例(44.05%)。随访到结果存活28例,死亡11例。死亡患者的原因:1例(7.14%)为因放弃手术而原发肿瘤继续发展,1例(7.14%)为外院放疗结合化疗8月后原位复发,3例(27.27%)为颈淋巴结转移,4例(36.36%)为远处转移,1例(7.14%)为肺心病,1例(7.14%)未告知。存活的患者中,20例曾行全喉切除术,其中有10例完全不能发音,4例略有发音(70%存在发音障碍),1例使用电子喉和4例食管发音能基本交流。结论:(1)喉及喉咽部恶性肿瘤以鳞癌多见,其中大部分为中低分化癌。(2)喉全切除术和其他治疗方法(部分喉切除术,单纯放疗,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的生活质量的差异在于发音问题。(3)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是经我科治疗后的喉及喉咽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第二部分p63基因在喉鳞癌中表达的意义目的:探讨p63基因在喉鳞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喉癌组织中p63的表达,另选16例癌旁组织、4例声带息肉作为对照。结果:(1)p63基因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2)30例喉癌组织中p6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16例癌旁组织中,p63蛋白的表达率为18.75%。4例声带息肉组织中,p63蛋白无表达。(3)喉癌中p6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临床分期、有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细胞分化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化鳞癌的表达强度高于高分化鳞癌。结论:(1)p63表达的阳性率在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及喉鳞癌组织中逐渐增高,说明p63在喉鳞癌中呈过度表达,并且是LSCC的早期事件。(2)喉鳞癌组织细胞分化程度相对较低的p63表达强度高,说明p63与喉鳞癌的恶性程度有关。(3)p63基因的表达与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提示其在喉鳞癌进展的过程中无变化。(4)p63基因在小细胞癌中无表达,以往的研究发现p63在腺癌中几乎不表达,提示p63对鳞状细胞癌具有特异性的标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