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PO4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p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能量密度、安全、低成本正极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一直是锂离子电池不断前进的动力。橄榄石LiMnPO4材料正是具备了上述优势,其对锂电势高(4.1V)、理论能量密度大(697Wh kg-1)、电化学和热稳定性好、锰资源丰富、无污染且成本低廉,有望在动力电池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日益引起了研究热潮。困扰LiMnPO4材料的难题是其绝缘性导致电子导电能力极差,而且橄榄石结构的固有特征也限制了Li+只能在一维通道内扩散,离子导电能力同样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LiMnPO4进行了表面碳包覆、体相单离子掺杂、合成三元材料等研究工作。通过固相反应得到碳包覆LiMnPO4/C材料,探讨了不同碳源、碳含量、煅烧温度及时间对材料形貌、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蔗糖作碳源、碳含量为15wt%、750C煅烧8h所得材料的粒径最小,电极可逆性最好,发挥出的电化学容量最高,0.02C、0.05C、0.2C倍率下,首次放电分别达109.8、106.2、90.3mAh g-1,各倍率下的循环性能都为最佳。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合成了不同掺杂比例的铁、锰磷酸盐固溶体材料LiMn1-xFexPO4。Fe2+引入后材料的电化学极化降低,电极可逆性、脱嵌锂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材料离子电导大大增加。其中LiMn0.7Fe0.3PO4/C复合材料拥有最低的电荷转移阻抗,锂离子扩散系数比纯相LiMnPO4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从10-14cm2s-1增加至10-12cm2s-1)。其在0.05C、0.1C、0.2C、0.5C等不同倍率均发挥出了最高的电化学容量,分别达146.8、136.6、127.4、117.0mAh g-1。且循环稳定性良好,在0.5C倍率下循环50次后,容量有小幅上升,为119.3mAh g-1。选取甘氨酸、柠檬酸两种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铁、锰、钴三元固溶体材料LiMn1/3·Fe1/3Co1/3PO4/C,颗粒尺寸均在300nm左右,分布均匀、形貌规整。循环伏安(CV)和充放电性能显示,Mn2+/Mn3+电对的可逆性得到提升,Fe2+/Fe3+电对的电势值增大有利于材料能量密度的提高,Co2+/Co3+的电势值降低则使材料的脱、嵌锂动力学加强,使电化学反应更容易进行。在0.05C、0.1C、0.5C、1C倍率下,选取甘氨酸作络合剂所得材料G-LMFCP放电分别达151.5、142.6、122.8、97.9mAh g-1,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得到的C-LMFCP材料放电分别为152.8、135.0、111.5、85.2mAh g-1,两种材料在各倍率下的循环性能均较差,需要进一步改善。
其他文献
<正> 本文主要不是讨论安乐死如何立法,而是从伦理学角度,就安乐死是否应立法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安乐死的立法依据关于安乐死的立法,前几年国内的呼声很高,无论
施今墨在传染病辨证中倡导审因论治,注重辨别表里次第、气血层次,强调四诊合参尤重舌诊;在传染病防治中用药倡导清解相合、动静相合,强调给邪气以出路,指出忌早用寒凉、滋腻
<正>自2008年《Nature》杂志发表大数据专辑以来,大数据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2年,美国和中国分别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大数据技术是一个典型的跨领域研究方向,在数
<正>桂枝通过不同配伍,广泛运用于各科疾病的治疗。本文对桂枝的应用,加以综合分析,进行探讨。1治疗风寒表证桂枝臣麻黄,加杏仁、炙甘草,方名麻黄汤,为开表发汗逐邪之峻剂,应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怎样创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乐意并更加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去呢?我在教学
不论是语文教学理论研究,还是语文教学实践的探讨,都是基于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艺术,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艺术理论,科学的教学思想和卓见成效的新鲜教学艺术经验越来越为广大语文
转基因作物在经济社会效益中的潜力,引发了全球各国的高度关注。文章概述了转基因作物的全球政策布局,结合市场、专利数据,对全球商业化转基因作物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
研究加工助剂塑分ST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塑分ST在胎面底层胶中使用,可显著降低胶料的门尼黏度,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有效控制胶料在挤出过程中
我国各省区具有不同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和发展特征。文章以2008年我国31省区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省区人力资源状况的总体得分,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各省区
<正> 中学语文课本现在选入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篇目,课本的注释准确、简明、稳妥,科学性和通俗性结合得很好,对教师教学有极大的帮助,但我认为有些尚需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