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文献研究:本课题以近20年涉及先兆流产中医治疗方面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中医证候、临床症状、病位及治疗原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候规律,为先兆流产的中医治疗方案进一步优化提供文献依据。2.临床观察:总结先兆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候、症状、病位和治则分布规律,为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候规范化提供研究思路。方法:1.收集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的与中医治疗先兆流产有关的文献。对其中医证候、症状、病位、治法和舌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2.收集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115例,对其中的中医证候症状、病位、治法、疗效进行归纳,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1.文献研究(1)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包括14个证候。其中以肾虚型,脾肾两虚型,血热型,气血两虚型,血瘀型为主。(2)先兆流产的主要治法有补肾益气、固冲安胎,补肾健脾、固冲安胎,补气养血、固冲安胎,补肾固冲、活血安胎,滋肾养阴、清热安胎。(3)先兆流产的症状分布规律:主证包括阴道流血、腰酸痛、小腹坠胀。兼证包括口干、便干、‘头晕耳鸣、小便频数、纳差、心烦、乏力、溲赤、面白、心悸、五心烦热、不寐、便溏、面赤、胁肋疼痛,精神抑郁、精神萎靡、口苦。(4)先兆流产的舌脉分布规律:舌象包括舌质淡、舌质黯、舌质红、苔薄白和苔薄黄。脉象包括滑脉、细脉、沉脉、数脉、弱脉、弦脉、无力脉。2.临床研究(1)115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包括肾虚型、脾肾两虚型、血热型、气血两虚型、肾虚血瘀型、肾虚痰瘀型。(2)115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中医治法包括补肾益气、固冲安胎,补肾健脾、固冲安胎,滋肾养阴、清热安胎,补气养血、固冲安胎,补肾固冲、活血安胎,补肾化痰、固冲安胎。(3)115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中医症状分布规律:主证包括阴道流血,腰酸痛,小腹坠胀。兼证包括口干,头晕耳鸣,乏力,便干,小便频数,纳差,心烦不寐,溲赤,便溏,五心烦热,体胖痰多,两膝酸软。(4)115例先兆流产患者的舌脉分布规律:舌象包括舌质淡舌质黯,舌质红,共3种。舌苔包括苔薄白,苔薄黄,苔白腻,苔黄腻4种。脉象包括滑脉,沉脉,细脉,弱脉,数脉,弦脉,共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