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小油桐气候适应性区划初步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ha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国内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小油桐作为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贵州南部、西南部等地区有着丰富的小油桐种植资源,随着国家的对小油桐投入的加大,这些地区也开始广泛种植小油桐。然而,由于对于小油桐气候适应性、安全越冬条件等的研究较少,目前的种植规范缺乏科学依据的支撑,生产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2008年年初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更是给小油桐带来了重创。因此,深入开展小油桐气候适应性研究,做好种植区划,对于科学指导生产,推动小油桐种植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在黔西南州对小油桐进行了物候、生长量、产量等的实验观测,并对小油桐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化验,并结合种质资源调查资料,采用相关、回归、聚类等数理方法,分析探讨了气象因子对小油桐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等影响,得出了小油桐气候适应性指标,并基于GIS制作了种植区划图。  通过研究得出,小油桐植株较耐旱,喜炎热的生境,若光照充足,植株生长旺盛,结果数多,种子含油率高。热量条件是影响小油桐地理分布的最主要的气候生态环境因子,同时也是影响小油桐种子含油率高低的关键条件,最终影响到小油桐的品质。小油桐发芽所需最低温度要达到12℃以上,开花期要达到15℃以上,完成一次生长周期至少需要>10℃积温4250℃左右,此外,极端最低气温是决定小油桐的安全越冬的主要指标。  小油桐的植株生长和开花期、成熟期的>10℃积温呈正相关性关系,>10℃积温越大,地径增量和株高增量都有所增加;温度越高,种仁百粒重越重。在干热河谷特殊地理气候生态环境背景下,平均气温在l7℃以上也能满足小油桐正常生长发育对热量条件的需求。随着温度的逐渐增加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棕榈油酸的含量也逐渐增加,而亚油酸的含量却随之而降低。随着温度的增加,小油桐种仁中粗脂肪含量逐渐增加,而粗蛋白含量却逐渐减少。  极端最低气温>1.5℃,最冷月平均气温>7℃,全年>10℃活动积温>5000℃.d,日照时数>1300h等指标是小油桐的适宜气候区指标,贵州的小油桐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的册亨、贞丰、望谟,黔南州罗甸等地,以及赤水河流域等部分地区。
其他文献
作为构建虚拟环境的基础,三维地形在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三维地形的数据量往往非常庞大,一般大数据量地形场景中对应模型的数据至少可达几十兆。因此,如何存储、绘
对公共基础课的地位和功能进行分析,认为公共基础课至少具有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学好专业课、实现可持续发展等三项功能,并提出了实现公共基础课功能的对策。 Based on t
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贯穿多年冻土区,形成了交通走廊。冻土随温度季节的变化会发生形变,导致交通走廊沿线地表发生沉降和抬升,对路基的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监测青藏高原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