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目标对学业求助行为倾向的影响——对南京市理工科大学生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学业求助的研究现状,以及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求助之间关联性的分析。以Elliot提出的2×2成就目标结构和李晓东提出的四种学业求助类型为理论基础,通过以理工科大学生为对象开展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各成就目标定向之间及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求助行为倾向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构成特点,以及成就目标定向对其学业求助行为倾向的影响,并探讨了教育制度对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作用。 本文的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测量法和访谈法。在测量法研究中,研究工具为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编制的“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和“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倾向问卷”。研究对象为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的500名本科生。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成就目标定向的群体特征、学业求助行为的群体特征、成就目标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求助行为倾向的影响。访谈法则是对测量研究中的部分大学生进行质化研究,探究个体的成就目标与学业求助行为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论如下:(1)成就目标定向存在院校和年级差异,学业求助行为倾向存在院校、年级和性别差异;(2)除掌握趋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外,成就目标定向各维度之间两两相关;(3)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求助行为倾向具有相关关系,多种目标定向决定一种学业求助行为倾向。质化研究的结果与结论3相印证,且发现随着情境和时间的变化,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定向会发生改变。本文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我学习动机,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目标,也对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住低训对大鼠心肌形态及抗损伤适应性变化的影响,为科学的进行低氧训练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1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大组:常氧安静组、间歇性低氧暴露安
2001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价方式作为这次改革的重点,引起了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关注。依据新课改的精神,在评价方面,要求教师一改过去片面追求分数
本文主要对新近二、三十年内在国外兴起的一种新的智力评估取向进行了研究。力图清楚、准确地界定出动态评估的概念、基本观点;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勾画出其历史发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力和经济的日益发达使我们迎来了普遍有闲的时代,而同时高校实行的弹性学制也使我国的大学生拥有了较为充裕的闲暇时间。闲暇生活成了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
分析了点焊工艺参数优化过程特点,利用 Visual Basic语言编程,建立了一个基于 Mamdani模糊推理方法的点焊工艺参数优化模糊系统。以低碳钢点焊为例进行系统优化测试,效果良好,表明对实际的点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