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给体材料设计及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sk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因其轻便、易于制备成大面积柔性和半透明器件等突出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非富勒烯受体与给体材料的协同创新发展极大地推动了 OSCs能量转换效率(PCE)的提高,单结器件的最高PCE已经超过18%。经典的本体异质结型OSCs的光伏性能主要由给/受体材料性能及其共混膜形貌决定,因此合理匹配给受体材料以形成宽而强的活性层吸收光谱、适宜的给受体间能级差,及良好的纳米尺寸相分离的共混膜形貌,是OSCs取得高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本论文从聚合物给体材料的分子设计、给/受体材料合理的匹配,及共混膜形貌的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同时从器件物理角度探究有机太阳能电池获得高性能的内在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将烷硫基侧链引入缺电子单元苯并噻吩二酮,设计合成了一种双烷硫链取代的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PBN-S。PBN-S具有与受体材料IT-4F匹配的吸收光谱与能级,共混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器件(有效面积为4 mm2)取得了 13.10%的PCE。分别使用旋涂或刮涂的活性层制备方法制备活性层面积为100mm2的器件,PCE仍可达10.21%和10.69%。并且,PBN-S还具有良好的半透明光伏器件应用的特性,与IT-4F共混制备的半透明器件PCE达9.83%,在可见光区(370-720 nm)的平均透光率为32%。基于PBN-S:IT-4F的光伏器件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将未封装的器件存储于氮气氛围的手套箱或者直接暴露于空气100天,PCE仍可能保持原始值的80%以上。(二)将PTQ10与窄带隙受体材料Y6匹配以扩展光伏器件的吸收光谱,提高器件光伏性能。与PTQ10:IDIC共混膜相比,PTQ10:Y6共混膜的吸收光谱显著地红移了 ca.130 nm,有效地扩宽了光伏器件在近红外区域的吸光能力。并且,PTQ10:Y6共混膜还具有更高的荧光淬灭效率,更高效的电荷分离和载流子迁移,及更优的纳米尺寸相分离形貌。因此,与基于PTQ10:IDIC器件相比(PCE=13.19%),基于PTQ10:Y6的器件取得了 26.65 mA cm-2的短路电流,PCE达到了16.53%。(三)发展了分子结构相似的第三组分光伏材料设计策略调控非卤溶剂中共混膜形貌,设计发展的第三组分PBDB-BT具有与给体材料PBDB-TS类似的共轭骨架,互补的吸收光谱。将PBDB-BT作为第三组分引入PBDB-T:ITIC制备三元共混有机光伏器件,可明显提升二元器件的电荷分离效率及载流子迁移率,有效抑制双分子复合损耗,使基于邻二甲苯溶剂制备的器件PCE从9.81%提升至10.26%。(四)探究有机光伏器件载流子迁移率的测试方法及朗之万前置因子与双分子复合的关系:(1)根据漂移-扩散模拟得到了非富勒烯体系光伏器件在扣除电场和载流子浓度影响的迁移率(零电场、零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并算得PM6:IT-4F及PM6:Y6共混膜的相关拟合参数(如局域态载流子浓度的高斯分布宽度等)。通过对比可知,相比于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等其他常用方法,零电场条件下算得的载流子迁移率更能反映材料的真实性能。(2)通过稳态的方法分别测试得出了PM6:PC61BM、PM6:IT-4F、PM6:Y6及PBDB-T:IE4F-S、PBDB-T:O-IDTBR五种共混体系的双分子复合速率(定义为朗之万前置因子)。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真实的双分子复合一般趋向偏离经典的朗之万复合,只有结合朗之万前置因子的双分子复合模拟才可与实验数据更好吻合。对于双分子复合程度较低的高效率材料体系,朗之万前置因子值可低至10-2。结果表明,通过测算朗之万前置因子可更直观了解光伏器件的双分子复合,及判断器件填充因子的高低。
其他文献
课后服务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中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作为课后服务的一种,体育课后服务有助于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并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体育课后服务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体育课后服务作用的发挥。为了减负增效,推进体育课后服务的发展,本文对当前体育课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体育课后服务学生“兴趣选项”的实施与提升策略,希望为体育课后服务提供借鉴。
<正>这是一款基于布鲁纳三重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理论、面向5~8岁儿童的实体编程机器人套件设计。该套件主体产品为无屏幕机器人,并配套实体闯关任务,配合儿童自主搭建故事,从而在玩耍与故事复述中进行儿童编程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作者通过调研总结出现有编程类教育产品呈现出内容依赖电子屏幕、可玩性不高、趣味性与年龄层不适配等问题;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基于方法目的链理论对相关用户群体进行了需求分析;
期刊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水污染已经给人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染料是最常见的水污染物之一,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从水中去除染料一直是科研和工业界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染料的水溶性与稳定性较好,很难从水溶液中分离出去。所以,亟需有效地从水中吸附和分离染料的材料。碳纳米管因其多孔和高比表面积而备受关注,但表面的疏水性和易团聚限制了其吸附性能。为了提高碳纳米管对染料的吸附能力,本文利用介质阻挡放电
股权质押由于其融资速度快、规模大、限制少等优势,近年来深受股东的追捧。股权质押作为大股东的一种个人融资行为,表面上看与公司无关,但由于其质押物的特殊性以及大股东在公司的地位,公司很难不受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影响。大股东股权质押后,公司股价下跌至某一界限且大股东无法补充质押或偿还借款时,被质押的股权将被强制平仓,导致大股东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由于大股东股权质押后公司控制权转移风险的存在,导致公司无法
为探究黑水虻幼虫不同加工方式下的营养价值,试验选用微波烘干、脱脂、酶解三种加工方法对黑水虻幼虫进行处理,对常规营养指标、氨基酸、矿物元素和卫生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以50~75 kg生长猪营养需要量(NRC,2012)为参考蛋白,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方法对其蛋白质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微波烘干、脱脂和酶解虫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总能分别为5.79%、38.34%、28.83%、20
演艺产业的发展具有在城市特定地区集聚、孵化并形成专业化生产的特点。通过学习以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为代表的世界知名都市演艺集聚区的经验,从人力要素、资本要素、基础设施要素和区位要素四个块面,对比两者的数据指标,并以上海演艺大世界为案例,基于比较视野,探索如何提升都市演艺集聚区文化生产力这一根本问题,将为上海演艺大世界文化生产力的提升积累经验。
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载体,其在推进我国在基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在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通过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并且重心不断向农村基层倾斜,到2020年,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经覆盖了国内大部分基层地区,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樟树市在2017年下发文件,计划从当年起在全市推进基层综合性
目的:分析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167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83例)和实验组(84例),术后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下肢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术后患者在术后及时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正>强化基层建设水平,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对于保障基层精神文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基层群众的文化综合素养,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至关重要。尤其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推动全国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等层次上,将会全面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