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美元弱势调整背景下中美贸易关系这一问题,本文认为研究汇率变化对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比研究其对出口贸易量的影响更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计量分析等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汇率对出口技术水平影响的传导机制,并分别运用常系数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分析了汇率对中国总出口技术水平和各区域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并为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经验证据。第一,对中国省级出口技术水平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将出口产品划分为高中低三类,进而从时间、区域、省份和产品四个维度对中国省级出口技术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虽然中国总的出口技术水平逐年提高,但区域出口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第二,从理论上探讨了汇率对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机制。从生产成本角度看,本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投入品的利用成本,从而有利于较多利用进口投入品的高技术产品。从市场定价角度看,高技术产品出口价格汇率弹性大,厂商可以提高价格来抵消成本上升的影响。从汇率弹性角度看,高技术产品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小而出口供给价格弹性大,受汇率升值影响小。第三,采用2002-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常系数估计以研究美元弱势调整对中国总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元弱势调整会显著促进中国出口技术水平的提升。此外,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和汇改也有积极影响,FDI对中国总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为正但并不显著。第四,考虑到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运用空间地理模型进行变系数估计以探究美元弱势调整对中国不同省市出口技术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汇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汇改均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异性,而技术水平和FDI的空间变异性相对较小。其中,汇率、物质资本和汇改对东部地区的作用要小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对东部地区的作用要大于中西部地区。第五,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面对区域技术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应加大中西部开发力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支持等。在美元弱势调整的大背景下,将贸易重心由低技术产品转向高技术产品,同时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加汇率灵活性。此外,应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事业,促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