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2016年AJCC公布的第八版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N分期是基于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数目,但未将淋巴结本身的特征纳入pN分期,这可能会导致对预后的判断欠合理和准确。特别是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是影响食管癌预后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病理学因素。本研究通过对影响ENE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研究ENE对食管鳞癌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影响。 资料及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R0切除、淋巴结阳性的食管鳞癌患者162例,HE染色检测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情况。162例患者采用门诊或住院复查方式进行至少5年随访或患者死亡。确定相关变量,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对ENE和临床病理特点相关性进行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中的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确定ENE对预后的影响。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这项研究共纳入162例ESCC患者,其中87例(53.7%)患者发生ENE,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的类型、脉管浸润、周围神经侵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1ligand1,PD-L1)、P53、Ki-67与ENE的发生率有一定相关性,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T分期、N分期、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与ENE的发生显著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NE阳性患者的生存期显著低于ENE阴性患者,19月vs35月(P﹤0.05),见表2.9。多因素分析显示,ENE是ESCC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伴ENE阳性的ESCC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RR=4.512)。 结论: 1.ENE的发生率与ESCC的TNM分期具有显著相关; 2.ENE的发生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3.ENE的发生率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4.ENE是ESCC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5.ENE阳性的ESCC患者预后差,对于术中淋巴结检测ENE阳性的患者,应行淋巴结扩大清扫术,且在术后应行积极的辅助放疗或化疗,延缓复发和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