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植被是影响流域水文过程的重要因素,新世纪以来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变化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区域的降雨与径流泥沙关系。单一的植被盖度指标无法表征植被层次结构对水土保持功效的重要影响,深入研究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植被变化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点监测实验、遥感反演及流域水文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结构性植被盖度测量新方法,建立结构性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被是影响流域水文过程的重要因素,新世纪以来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变化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区域的降雨与径流泥沙关系。单一的植被盖度指标无法表征植被层次结构对水土保持功效的重要影响,深入研究丘陵沟壑区植被结构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植被变化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定点监测实验、遥感反演及流域水文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结构性植被盖度测量新方法,建立结构性植被指数遥感模型,并针对植被结构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机理进行定量研究。主要工作及取得成果如下:(1)不同植被群落结构性植被盖度实测模型。依据结构性植被盖度概念以及植被群落中的不同结构层次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以罗玉沟为研究区域,针对不同植被群落,通过野外定点采样,利用ENVI遥感平台进行植被盖度计算,构建不同植被群落结构性植被盖度实测模型。(2)结构性植被指数遥感模型构建及验证。选择罗玉沟作为典型流域,基于地面实测绿色植被盖度、枯落层盖度、结构性植被盖度,结合1990到2017年Landsat遥感数据,利用筛选的绿度指数和黄度指数,构建结构性植被盖度遥感估算模型,并利用验证数据进行模型适应性评价。(3)罗玉沟流域结构性植被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利用MK趋势检验、复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990-2017年罗玉沟流域结构性植被指数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罗玉沟流域大部分地区结构性植被指数呈增加趋势,气候因素对研究区结构性植被指数的增加起到了主要的促进作用,人类活动对罗玉沟流域结构性植被指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4)建立植被结构变化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函数。结合流域水文数据,利用径流系数、产沙指数以及P50/P10等指标,模拟分析流域植被结构变化对流域泥沙径流等水文过程的影响。在相同的降水条件下,结构性植被盖度越大,流域径流系数或产水率越小,在相同结构性植被盖度水平下,流域年降水量越多,径流产生量对结构性植被盖度的敏感性更强;流域雨强越大,结构性植被盖度变化与泥沙产生量的响应关系更弱。
其他文献
在当代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以王丹红、李博禅等为代表的青年作曲家们正在崛起,近年来他们的音乐创作不断丰富了当代民族器乐的各种题材。本文选取了王丹红的琵琶作品《云想花想》和《梦入江南》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琵琶专业演奏角度对两部作品的演奏技法运用和音乐表达进行分析,进而对王丹红琵琶技法运用的表现与意图予以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云想花想》作品标题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1)。作品充分将传
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和企业常常将地缘政治风险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本、贸易往来大幅增加,当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时,国际资本和贸易条件的相应波动往往会导致汇率市场变化。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事件非预期性特征,本文利用TVP-SV-VAR模型时变参数和随机方差的特性,较好地拟合风险事件冲击下参数的动态特征,分析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对不同市场汇率收益率的影响,最后总结探
吉剧是以二人转为母体,在吸收东北民间音乐,以及京剧、评剧等戏曲精髓的基础上孕育而成的吉林特色剧种。在产生的六十余年时间里,吉剧经历了创生期和发展期,也经历了受文化浪潮影响的衰落期,但吉剧在秉承“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思想指导下,能够从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与时俱进,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吸收更多的创新元素,从根本上保证了吉剧的本源魅力,也完成了改革中的华丽转身。本文就吉剧所处的地域文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近年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规定学习者“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语言教育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的共同诉求。因此,语言学习已经超越了其传统的知识学习观,从而转变成使学习者获得实际环境中由各种主题驱动的交流能力。而语法能力作为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引起了外语教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
这部作品原是哈恰图良为小提琴创作的曲目,长笛演奏家让·皮埃尔·兰帕尔经哈恰图良授权,把该作品移植到了长笛上,令人耳目一新,时至今日仍深受众多长笛演奏者的喜爱,因其极高的难度与丰富的表现力,成为了音乐会中极具挑战的曲目。为了演奏者更准确地去演奏这类作品,笔者从作曲家生平与作品背景、第一乐章曲式简析与演奏技术难点刨析、从长笛与小提琴的分谱谱面比较中探究移植方法与意义这几个层面展开,希望能给长笛演奏者在
萨瓦托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英雄与坟墓》因其主题意义丰富、叙述方式多变而备受关注。受小说复杂的结构布局影响,现有研究大致呈两个走向:聚焦于马丁和亚历杭德拉的爱情主线;或聚焦于费尔南多《关于瞎子的报告》这一独立章节,这导致已得结论中的主题意义呈现出割裂的状态。本文尝试从申丹提出的“隐性叙事进程”角度出发,将研究重心从显性情节转移至隐性情节,结合社会历史背景,对看似与主线无关的文本加以考量,探讨两条情节线
本实践报告以变译理论为指导,运用增、减、编、并、改五种变通手段分析笔者在“俄罗斯专家中国行”活动中的口译实例。我们发现,在处理交替传译中发言人逻辑不清、详略不当,口语化严重等问题以及译者不懂某些词句、难译原文或遗忘信息时,该理论能起到宏观设计和微观操作的指导作用,采用不同变通手段也能解决受众的疑虑和可能存在的文化障碍,从而使译者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得恰到好处,提升翻译质量,最终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
《血色子午线》创作于1985年,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重要转型之作,该书不仅反映麦卡锡小说创作背景由南方向西部的转变,更体现其创作主题的升华,表达了对二十世纪末个体生存状况的关怀。小说取材于19世纪50年代发生在美墨边境的真实历史事件,讲述一个无名孩子在加入头皮猎人组织之后发生的血腥经历。不少学者认为小说解构了美国例外论,反映了消极的道德虚无主义。然而,这些研究由于过多关注社会环境和意
为进一步探索环境(食物)对果蝇生殖选择的影响,即验证本组前期工作中发现的果蝇Est-6酯酶基因射精管调节区(Ejaculatory duct regulatory region,EDRR)局部缺失对果蝇交配行为的影响,本实验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研究对象,采用SLIC无缝克隆技术对腺相关病毒载体PAAV-ALSTR-IRES-EGFP进行重组改造,构建出PA
成功实现商业化并应用于手机、电脑、数码相机、辅助机器人等各种现代电子设备的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然而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的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钴、锂资源的储量有限、分布不均引起的电池成本高昂,令其难以满足大型电子设备领域要求。而双离子电池(DIBs)凭着低成本、高电压和环境友好的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新型铝石墨双离子电池(AGDIBs),作